古人盛赞钱塘潮ㅤㅤ①一年一度的钱塘潮,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涌向浙江海宁,去看那千军万马般的波涛扑向海岸,去听那金鼓雷霆似的潮声震惊天地,这实在是人生一乐。
ㅤㅤ②然而,真正能欣赏到这种奇象壮观的人并不太多,因为钱塘江不像明媚的漓江,一年四季向游人敞开迷人的胸怀,也不像美丽的西湖,无论阴暗雨雷都不乏动人之姿;再说偷闲前去,也未必恰巧遇上最奇特而令人惊叹的涨潮伟观。因此,对无缘识得涨潮面目的游客,不妨领略一下古人笔下的观潮听潮的兴味。
ㅤㅤ③钱塘潮历来为人神往。如宋之问就为之留下“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的名句,苏东坡对之也有“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称誉。诗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名山胜水见得虽多,但哪一处潮声可与钱塘潮媲美呢?于是,他们就通过自己的生花妙笔,来描摹天下奇观,从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
ㅤㅤ④钱塘潮的动人之处,在它的惊天动地,气魄雄伟。唐代诗人赵嘏喻为“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清代诗人许承钦笔下是“惊涛直上海门西,欲卷青冥失会稽”。清人施闰章在《钱塘观潮》中形容得更妙:“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可见江潮有如春雷齐鸣,万浪攒动,潮水卷起浪花,浪花追着浪头,漫天铺地,汹涌澎湃,横扫一切,大有气吞山河、包含日月之势。
(1)第①段中,作者分别用“千军万马千军万马”和“金鼓雷霆金鼓雷霆”两个词语形容钱塘潮的波涛和声音;第②段中,作者将钱塘江与 漓江漓江和 西湖西湖进行比较,突出了不是随时都能遇到最奇特、最令人惊叹的钱塘潮;第④段中,作者认为钱塘潮的动人之处体现在它的 惊天动地惊天动地和 气魄雄伟气魄雄伟。
(2)下面对本文的主要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CC
A.这篇文章描写了钱塘潮的壮丽景象。
B.这篇文章描写了钱塘潮涨潮的过程。
C.这篇文章先写了钱塘潮举世闻名,然后写了要亲眼见到大潮的不易,最后重点写了古人笔下的钱塘潮。
D.这篇文章写了作者想去观赏钱塘潮但是没看到的遗憾。
(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钱塘江大潮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对钱塘江大潮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请结合本文以及我们学过的《观潮》一文,回忆或想象钱塘潮的盛况,用自己的话简单描写一下钱塘潮。
钱塘江大潮,那汹涌澎湃的群狮,慷慨激昂的怒吼着,那千丈的波涛,掀起一层层狂澜,惊涛骇浪!钱塘江大潮,那汹涌澎湃的群狮,慷慨激昂的怒吼着,那千丈的波涛,掀起一层层狂澜,惊涛骇浪!
【答案】千军万马;金鼓雷霆;漓江;西湖;惊天动地;气魄雄伟;C;表达了作者对钱塘江大潮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钱塘江大潮,那汹涌澎湃的群狮,慷慨激昂的怒吼着,那千丈的波涛,掀起一层层狂澜,惊涛骇浪!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9/1 2:0:8组卷:18引用:1难度:0.3
相似题
-
1.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柏林》:发布:2025/3/13 9:0:2组卷:20引用:1难度:0.8 -
2.请你对课文中《童年》的片段作简要的概括和分析:
发布:2025/3/13 8:30:2组卷:30引用:1难度:0.4 -
3.《悬石瀑布》 ①在一个阴沉沉的早晨,我驱车前往凤鸣山,只为一睹悬石瀑布的奇观。
②由于不是节假日,几乎看不到人影,听不到人声,非常安静。可是在这安静之外,我却分明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震耳欲聋的声音!是什么声音呢?我很好奇。
③往前走,山路右边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那不是一般的清澈,而是让我叹服的清澈。怎么形容它呢?这么说吧,当我看着小溪,看到的是水中大小不一的石子,却忽略了水的存在。只有当我看到十几只鸭子在水里嬉戏游动时,我才恍然大悟似的想起这里有水。水把鸭子的整个身子冲得干干净净,鸭毛看上去非常光滑,惹人喜爱,有了一种想下去抚摸它们一下的冲动。水里的石子长年累月地被溪水冲洗着,都变成了极美的艺术品,如珍宝般,安静地躺在那里。
④往前走,那声音却越来越响亮,越来越清晰,仿佛一大批出征的将士在呐喊。到了半山腰,出现了一大块平整的土地,我急切地往里走,猛然发现一个高10余米的裂隙状石洞出现在我们面前,洞顶夹着一块摇摇欲坠的巨石,如悬着一般,仿佛它随时都会掉下来。让人胆战心惊。石洞深约20米,往里看,山泉从崖顶飞泻下来,硕大的水帘惊得我目瞪口呆。原来这就是凤鸣山的悬石瀑布!
⑤我站在悬石下,抬头望着飞泻而下的瀑布,不得不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瀑布像一匹匹脱缰的白马,势不可挡。而那响亮的瀑布声,犹如将士们在战场上的呐喊,那是一种让我震撼的英雄气概。瀑布溅起的水花早已经打湿了我的衣衫,使得我和它如此亲密无间地融合在了一起。
⑥我一直相信,水是有生命的,而悬石瀑布更是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终年不息地飞泻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论你去与不去,它始终在那里。
⑦或许正因为凤鸣山有了这奇特的悬石瀑布,才有了更多的生命气息!
(1)“悬石瀑布”名字的由来在哪里?用“______”画一画。
(2)读③自然段,作者未写“悬石瀑布”却先写小溪,让人感受到溪水的
(3)读画“ ”的句子,听到清脆响亮的瀑布声,看到这幅壮观、奇特的景象,不由使人想起“诗仙”李白描写瀑布的名句:“
(4)本文是一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文,再读美文,感受自然之美。边读边想象画面,写一写站在令人心惊胆战的巨石下观看瀑布的景象。发布:2025/3/13 9:0:2组卷:16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