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立冬吃一鸡,滋补一个冬”。立冬那天小南和小浔在家帮忙煮鸡肉,小南认为:当水烧开之后,为了使鸡肉快点烧熟,他加大火力,让水沸腾得更剧烈些。而小浔认为:水烧开后,应当改用小火让锅内的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将鸡肉很快煮熟。请用科学原理分别分析他们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小南:做法不合理,因为水沸腾后,继续用大火加热,水温仍然是100℃,不能缩短鸡肉烧熟时间;做法不合理,因为水沸腾后,继续用大火加热,水温仍然是100℃,不能缩短鸡肉烧熟时间;
小浔:做法合理,因为水沸腾后只需要用小火加热,让水保持沸腾即可,这样还能节约燃料。做法合理,因为水沸腾后只需要用小火加热,让水保持沸腾即可,这样还能节约燃料。
【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答案】做法不合理,因为水沸腾后,继续用大火加热,水温仍然是100℃,不能缩短鸡肉烧熟时间;;做法合理,因为水沸腾后只需要用小火加热,让水保持沸腾即可,这样还能节约燃料。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8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赛龙舟、吃粽子也成为人们过节的重要习俗。小彤看见妈妈在家煮粽子时,锅中水沸腾后改用“小火”继续煮。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18 21:30:1组卷:127引用:2难度:0.5 -
2.下列都是《科学》课本中的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10 8:30:1组卷:44引用:14难度:0.5 -
3.臭氧通常是一种淡蓝色的、有鱼腥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受热极易转化为氧气;二氧化硫遇臭氧微热就会迅速被氧化为三氧化硫,这是除去废气中二氧化硫的理想方法。用于冰箱的致冷剂(就是蒸发时吸热而致冷的物质)如R12会破坏臭氧层,而新型致冷剂R600a不会破坏臭氧层,它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可燃性气体,熔点-159.4℃,沸点-11.73℃。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1)臭氧的物理性质有 ;臭氧的化学性质有 ;二氧化硫遇臭氧微热就会迅速被氧化为三氧化硫。(各举一种即可)
(2)在相同压强下,将致冷剂R600a的温度降到-160℃时,它的物质状态是 ;当温度在-11.73℃时继续吸热,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发布:2024/12/16 8:0:1组卷:19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