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棉花的生产和消费大国。棉花在种植过程中常受到棉铃虫的侵袭,导致严重减产甚至绝收。为避免大量施用农药杀虫造成的生产成本提高以及随之引起的农产品和环境污染,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Bt毒蛋白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培育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抗虫棉。
(1)重组DNA技术是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世纪70年代初,第一种限制酶在细菌中被发现,其在基因工程中的作用是 识别双链DNA分子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磷酸二酯键断开识别双链DNA分子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磷酸二酯键断开。限制酶对于原核生物物种的延续至关重要,其作用体现在 利用限制酶切割外源DNA,以保证自身安全利用限制酶切割外源DNA,以保证自身安全。随之相继发现的另外两类酶分别是 DNA连接酶和逆转录酶DNA连接酶和逆转录酶,它们为DNA的连接以及功能基因的获得创造了条件。1985年穆利斯等人发明的PCR为快速增殖和检测DNA提供了有效方法,PCR反应的每一次循环中都涉及到两次升温,其目的分别是 第一次升温使双链DNA解聚为单链,第二次升温在耐高温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新的DNA链第一次升温使双链DNA解聚为单链,第二次升温在耐高温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新的DNA链。PCR的产物一般通过 琼脂糖凝胶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来鉴定,在一定的电场强度下,凝胶中DNA分子的迁移速率与其大小成 反比反比(填“正比”或“反比”)。
(2)实际操作中,为使Bt毒蛋白基因在棉花细胞中高效表达,需将其正确插入重组质粒的 启动子和终止子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
(3)随着转基因抗虫棉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科研人员推测棉铃虫存在对抗虫蛋白产生抗性的可能,请尝试提出应对的种植措施,并说明原理 措施:与其他作物轮作或套种(或在转基因棉田周围种植一定比例的非转基因棉花);原理:为棉铃虫提供正常的取食环境,始终保持一定的敏感棉铃虫种群,即使部分棉铃虫对转基因抗虫棉产生了抗性,但因其与敏感棉铃虫交配,后代抗性基因会发生分离,具备抗性的棉铃虫种群不会迅速增加措施:与其他作物轮作或套种(或在转基因棉田周围种植一定比例的非转基因棉花);原理:为棉铃虫提供正常的取食环境,始终保持一定的敏感棉铃虫种群,即使部分棉铃虫对转基因抗虫棉产生了抗性,但因其与敏感棉铃虫交配,后代抗性基因会发生分离,具备抗性的棉铃虫种群不会迅速增加。
【考点】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综合.
【答案】识别双链DNA分子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利用限制酶切割外源DNA,以保证自身安全;DNA连接酶和逆转录酶;第一次升温使双链DNA解聚为单链,第二次升温在耐高温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新的DNA链;琼脂糖凝胶电泳;反比;启动子和终止子;措施:与其他作物轮作或套种(或在转基因棉田周围种植一定比例的非转基因棉花);原理:为棉铃虫提供正常的取食环境,始终保持一定的敏感棉铃虫种群,即使部分棉铃虫对转基因抗虫棉产生了抗性,但因其与敏感棉铃虫交配,后代抗性基因会发生分离,具备抗性的棉铃虫种群不会迅速增加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6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和蛋白质工程技术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5/1/5 8:0:1组卷:6引用:1难度:0.7 -
2.几丁质是许多真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几丁质酶可催化几丁质水解。通过基因工程将几丁质酶基因转入植物体内,可增强其抗真菌病的能力。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中所用的目的基因可以人工合成,也可以从基因文库中获得。基因文库包括
(2)生物体细胞内的DNA复制开始时,解开DNA双链的酶是
(3)DNA连接酶是将两个DNA片段连接起来的酶,常见的有
(4)提取RNA时,提取液中需添加RNA酶抑制剂,其目的是
(5)若获得的转基因植株(几丁质酶基因已经整合到植物的基因组中)抗真菌病的能力没有提高,根据中心法则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发布:2025/1/5 8:0:1组卷:2引用:2难度:0.6 -
3.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5:0:5组卷:3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