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座子是指能从基因组的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DNA片段。Ac片段能编码转座酶可自主移动。Ds片段需在转座酶作用下,才可以从原来的位置上切离下来,然后随机插入到所在染色体的其他位置或其他染色体上。
(1)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将DS片段构建在Ti质粒的T-DNA片段上,再用含有该重组质粒的土壤农杆菌转化水稻,自交筛选获得DS-T-DNA纯合体(甲)。以同样方法获得Ac-T-DNA纯合体水稻(乙)。甲、乙杂交获得Ac/Ds双因子转座系统水稻,在其后代中筛选到一些淡绿叶突变体。利用淡绿叶突变体与野生型水稻(甲)进行系列杂交实验,F2F2代获得野生型和淡绿叶水稻植株分别为442株和130株,分离比符合3:1,初步推测淡绿叶突变是单基因的 隐隐性突变。将442株野生型植株单株收获和播种,后代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占 2/32/3,则进一步确认上述推测。
(2)为进一步确定突变性状与Ds发生切离转座的相关性,设计6种引物(如图1),对上述572株子代的T-DNA进行PCR检测。
①检测原理:Ds未发生切离的DNA位点,通过引物 b和db和d可得到400bp的扩增产物;Ds已发生切离的DNA位点通过引物 c和dc和d可得到870bp的扩增产物。

②扩增产物的电泳结果如图2,据此判断 BB类型为淡绿叶突变体。若A类型:B类型:C类型=2:1:12:1:1,则突变性状产生与Ds片段的切离转座有关。
【答案】F2;隐;2/3;b和d;c和d;B;2:1:1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11 8:0:9组卷:20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数字PCR技术是一种核酸分子绝对定量技术,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0 23:30:2组卷:7引用:2难度:0.6 -
2.科学家为了提高光合作用过程中Rubiaco酶对CO2的亲和力,利用PCR定点突变技术改造Rubisco酶基因,从而显著提高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PCR定点突变技术属于
(2)PCR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
(3)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
(4)另有一些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的细胞核中,经培育获得一种转基因小鼠,其膀胱上皮细胞可以合成人的生长激素并分泌到尿液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选择受精卵作为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是因为这种细胞的全能性最容易表达
B.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可检测外源基因在小鼠细胞内是否成功表达
C.人的生长激素基因能在小鼠细胞表达,说明遗传密码在不同种生物中可以通用
D.将转基因小鼠体细胞进行核移植(克隆),可以获得多个具有外源基因的后代发布:2025/1/16 8:0:1组卷:14引用:2难度:0.6 -
3.下列关于DNA片段扩增及其鉴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30 23:30:2组卷:3引用:3难度:0.7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