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九年级1班要开展“经典诗文朗诵会”,请你帮忙完成下列任务。
【开场白】
(1)请补全主持人的开场白。
ㅤㅤ“徜徉在广
mào
mào
、深
suì
suì
的经典诗文的世界中,我们邂逅了苏轼、范仲淹、欧阳修、毛泽东……看到了他们豁达坦荡的胸襟,感受到了他们诗文和人格相得益(zhāng)③
的魅力。漫游其中,心无旁(wù)④
地品味和诵读,君子之风便不言而喻。”
【经典诗文诵读】
(2)同样是遭贬谪,刘长卿触景生情,溯古思今,道出了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①
汉文有道恩犹薄
汉文有道恩犹薄
湘水无情吊岂知
湘水无情吊岂知
。”而刘禹锡却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以“②
沉舟侧畔千帆过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病树前头万木春
”两句借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来暗示人类的发展变化,表现豁达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韩愈则面对“左迁”的现实,道尽英雄失路的感慨:“③
云横秦岭家何在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雪拥蓝关马不前
。”而范仲淹在屡遭贬谪后仍能保持“④
不以物喜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不以己悲
”的旷达胸襟。
【现代诗歌诵读】
小语在朗诵会上想选择朗诵艾青的《复活的土地》,以下是他的准备过程。
复活的土地(节选)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苦难也已成为记忆,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1937年7月6日(3)小文建议他把这首诗和《我爱这土地》进行组合吟诵,请你说说“土地”这个意象在这两首诗中的异同点。
我爱这土地(节选)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938年11月17日ㅤㅤ相同点:
都象征了祖国
都象征了祖国

ㅤㅤ不同点:
《我爱这土地》中的土地象征了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多灾多难的祖国;《复活的土地》中土地象征了即将迎来曙光的国土。
《我爱这土地》中的土地象征了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多灾多难的祖国;《复活的土地》中土地象征了即将迎来曙光的国土。

(4)在为这组艾青诗朗诵选择PPT配图的主色调时,小语犹豫不决。请帮他做出选择说明理由
A.暗灰色
B.鲜红色
C.青绿色
我选
B
B
,因为
这两首都饱含了浓浓的爱国热情,所以可以选鲜红色
这两首都饱含了浓浓的爱国热情,所以可以选鲜红色

【结束语】
ㅤㅤ中华经典诗文是个绚丽多彩的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走进这个世界,我们能陶冶高尚的节操,诗化多彩的生活。
②在这里,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娴静空远,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恢宏壮阔。
③同学们在诵读中亲近中华经典,在亲近中热爱中国文化,在热爱中传承华夏文明。
④她如甘霖滋润着荒芜的心田,她如花朵点缀了寂寞的生活。
(5)句①有语病,应改为
我们能陶冶高尚的情操
我们能陶冶高尚的情操

(6)请为小语将结束语排列通顺的是
A
A

A.②④①③
B.①②④③
C.④②③①
D.②①④③

【答案】mào;suì;彰;骛;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都象征了祖国;《我爱这土地》中的土地象征了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多灾多难的祖国;《复活的土地》中土地象征了即将迎来曙光的国土。;B;这两首都饱含了浓浓的爱国热情,所以可以选鲜红色;我们能陶冶高尚的情操;A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19 2:0:2组卷:7引用:1难度:0.8
相似题
  • 1.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出上于河南新郑的莲鹤方壶是东周时期青铜礼器的代表器物。
     
     
     
     
     
    。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关,堪称“国之重宝”。
    ①壶底还铸有两只卷尾兽,支撑全器的重量
    ②壶颈两侧有附壁回首的龙形怪兽双耳
    ③腹部的四角各攀附一条立体飞龙
    ④方壶通体满饰龙、凤花纹,凝重而不失华丽
    ⑤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有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

    发布:2024/12/27 4:0:2组卷:30引用:2难度:0.7
  • 2.填入文段空格中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水文化作为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源远流长。自古就有“以水为师”的传统,其中体现的就是水赋予文化的哲学魅力。“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中体现着人生的智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是明君治国的参考;“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水以朦胧的美感表达着诗情画意的古老爱情。古往今来,___________,水都曾经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在几千年文化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发布:2024/12/27 3:30:2组卷:45引用:3难度:0.8
  • 3.下面的四个句子分别填入语段空缺处正确的一项是(  )
          没有人否认应该读经典,但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    ①作家在写作时,只是要写出他对生活的感悟和他自己的欢悲,由此可知,经典本身是纯粹的,    ②更为重要的是,    ③。对于同一个轰动一时的事件,经典总能烛照事件背后人性的晦明;而    ④对于事情的本质内涵,它没有耐心和能力去做深入分析。基于以上理由,经典常常使追求浅层次阅读的读者对它产生隔膜。
    A.经典关注的是事物的本质
    B.平庸的作品只会对戏剧性的过程趋之若鹜
    C.它不会千方百计诱惑你去读它
    D.人们为什么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

    发布:2024/12/27 4:0:2组卷:40引用:4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