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①如果意外失去自主行动能力,遭遇不侧的你该如何化解出行的窘迫?
②前段时间我右脚意外骨折,拄拐、坐轮椅穿行于往日熟悉的城市,许多平时忽略的细节被陡然放大,体会格外深刻。机场车站里,工作人员悉心照料[A]乘坐无障碍电梯可方便上下楼层[B]楼宇之中,无障碍标志[C]坡道等设施,为我减少了诸多通行困扰[D]以往认为专为老人和残障人士服务的无障碍设施,也让我这样因伤病一时无法正常行走的年轻人受益。
③我国约有8500万左右残疾人,还有大量生活难以完全自理的老人以及因短期伤病而需要使用无障碍设施的人。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保障残障人士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但受益者不只是残障人士,还有身处各类障碍情境中的人。也正因如此,无障碍环境建设需要各方携起手来、汇聚合力。
④道路上的一沟一坎,常人一步就能迈过,对一些腿脚不便者来说却是巨大障碍;生活里的很多小事,常人不费功夫就能办成,于视障群体则常常需要反复琢磨尝试才能逐渐掌握。不占用盲道、礼让第三卫生间、不占用无障碍车位,类似的“小事”和建好无障碍设施一样重要,需要长期坚持。
⑤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关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面对数字社会加速推进,要帮助白发群体更好“触网”,助力视障人士跨越“数字鸿沟”。比如,在各类基础硬件设施不断 的同时, 全社会的无障碍意识、让无障碍理念 ,也是推进无障碍社会建设的重要前提。目前,很多应用程序推出“适老版”、不少手机提供专门供视障人士操作的模式等,这些都是 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⑥环境无碍,生活有爱。消除各种有形无形的障碍,共建无障碍环境,需要集众智、汇众力。2017年创立的“光明影院”,吸引数百名志愿者先后加入,帮助不少视障人士欣赏到人生第一场电影。如今,类似致力于无障碍事业的社会团体还有很多,在帮助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中照亮了许多残障人士的生活,为一个更加平等和包容的无障碍社会持续贡献着光和热。无障碍社会建设需要系统、专业力量的参与,也离不开每个人的付出。
(1)文中加点的词语的注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A
A.遭遇不侧(cè)
B.窘迫(jiǒng)
C.忽略(lüè)
D.陡然(dǒu)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CC
A.加强 | 提高 | 深入人心 | 相得益彰 |
B.提高 | 加强 | 相得益彰 | 深入人心 |
C.完善 | 增强 | 深入人心 | 与时俱进 |
D.增强 | 完善 | 与时俱进 | 深入人心 |
C
C
机场车站里,工作人员悉心照料[A]乘坐无障碍电梯可方便上下楼层[B]楼宇之中,无障碍标志[C]坡道等设施,为我减少了诸多通行困扰[D]
A.,
B.;
C.,
D.。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B
B
A.以往认为专为老人和残障人士服务的无障碍设施,也让我这样因伤病一时无法正常行走的年轻人受益。
B.我国约有8500万左右残疾人,还有大量生活难以完全自理的老人以及因短期伤病而需要使用无障碍设施的人。
C.不占用盲道、礼让第三卫生间、不占用无障碍车位,类似的“小事”和建好无障碍设施一样重要,需要长期坚持。
D.2017年创立的“光明影院”,吸引数百名志愿者先后加入,帮助不少视障人士欣赏到人生第一场电影。
(5)将“对于无障碍设施,大家共同关注、共同维护才能发挥更大作用。”一句还原到文中,恰当的一处是
C
C
A.第③段开头
B.第③段结尾
C.第④段开头
D.第④段结尾
【答案】A;C;C;B;C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25 2:0:2组卷:13引用:1难度:0.8
相似题
-
1.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出上于河南新郑的莲鹤方壶是东周时期青铜礼器的代表器物。
①壶底还铸有两只卷尾兽,支撑全器的重量
②壶颈两侧有附壁回首的龙形怪兽双耳
③腹部的四角各攀附一条立体飞龙
④方壶通体满饰龙、凤花纹,凝重而不失华丽
⑤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有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发布:2024/12/27 4:0:2组卷:30引用:2难度:0.7 -
2.填入文段空格中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水文化作为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源远流长。自古就有“以水为师”的传统,其中体现的就是水赋予文化的哲学魅力。“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中体现着人生的智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是明君治国的参考;“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水以朦胧的美感表达着诗情画意的古老爱情。古往今来,___________,水都曾经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在几千年文化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发布:2024/12/27 3:30:2组卷:45引用:3难度:0.8 -
3.下面的四个句子分别填入语段空缺处正确的一项是( )
没有人否认应该读经典,但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 ①作家在写作时,只是要写出他对生活的感悟和他自己的欢悲,由此可知,经典本身是纯粹的, ②更为重要的是, ③。对于同一个轰动一时的事件,经典总能烛照事件背后人性的晦明;而 ④对于事情的本质内涵,它没有耐心和能力去做深入分析。基于以上理由,经典常常使追求浅层次阅读的读者对它产生隔膜。
A.经典关注的是事物的本质
B.平庸的作品只会对戏剧性的过程趋之若鹜
C.它不会千方百计诱惑你去读它
D.人们为什么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发布:2024/12/27 4:0:2组卷:40引用:4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