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
洒满汗水的“路口”ㅤㅤ①发明大王爱迪生有句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句话是对成功之路的高度概括。然而,这么多的汗水,都洒在了攀登“顶峰”的路上吗?不尽然,事实上,所有成功者无不在寻找“路口”的过程中洒下了大量汗水。
ㅤㅤ②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年轻的时候,有一次从梯子上摔下来,人们惊慌失措地跑向爱因斯坦,可谁想到,爱因斯坦已经完全忘记了身体上的疼痛,正思考着另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笔直地摔下来?哦,看来物体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运动。”这一小小的事故,给他研究“广义相对论”带来了很大启发。
ㅤㅤ③也许你同时想起了牛顿与苹果落地的故事和瓦特与蒸汽顶壶盖的故事吧?这三个故事有个共同点,就是有人能对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事进行思考,从而有了重大发现和发明。这三个主人公都被后人称为“科学巨匠”,他们是否三生有幸,福星高照呢?请大家想一想,谁没有见过重物下落呢?谁没有见过沸腾的开水产生的蒸汽顶开壶盖呢?谁没有见过从高处摔下来的物体呢?为什么真理没有被我们发现呢?
ㅤㅤ④一个一心想当飞行员的男孩来找空军上将,问他怎样才能成为一名飞行员。上将没有回答他,而是带他一起去郊游。回来后他对男孩说:“我发现四件小事会妨碍你成为飞行员:一是你只知道敲门,没发现有门铃;二是你在车站忘记了车票搁在哪里;三是由你做记录时,你不确定是否带了铅笔;四是你把我的住所门牌号记错了。你说人们会把一架飞机交给一个这样的‘细心人’吗?”
ㅤㅤ⑤事实证明,从偶然中发现真理的科学家们并不是运气好,大自然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碗水端平的。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养成留心观察、用心研究习惯的人,才能够发现成功的路口,从而踏上成功之路。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惊慌失措:吓的慌了手脚,不知道如何是好。吓的慌了手脚,不知道如何是好。
(2)短文题目中“路口”的意思是 研究的问题研究的问题;第①段中“顶峰“的意思是 研究的成果研究的成果。“细心人”在文中运用引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其所表示的意思是 引号的作用是讽刺,说明小男孩是一个粗心、马虎大意的孩子引号的作用是讽刺,说明小男孩是一个粗心、马虎大意的孩子。
(3)请在短文中找出本文的观点,并选择与这个观点意思最接近的选项。
①短文中的观点: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养成留心观察、用心研究的习惯的人才能够发现成功的“路口”,从而踏上成功之路。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养成留心观察、用心研究的习惯的人才能够发现成功的“路口”,从而踏上成功之路。
②与这个观点意思最接近的名言是 BB。
A.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B.发现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4)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选择了四个正反事例,分别是:①爱因斯坦从梯子上摔下来,他不关心身体,而是有了新发现。爱因斯坦从梯子上摔下来,他不关心身体,而是有了新发现。;②牛顿与苹果落地的故事。牛顿与苹果落地的故事。;③瓦特与蒸汽顶壶盖的故事。瓦特与蒸汽顶壶盖的故事。;④男孩因为不细心而不能做飞行员的故事。男孩因为不细心而不能做飞行员的故事。;其中正面的事例有:①②③①②③(填序号),反面的事例有:④④(填序号)。这样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观点更使人信服。
(5)你还知道哪些人付出辛勤的汗水后,发现了成功的“路口”,从而踏上成功之路呢?请举例说说。 居里夫人的故事:居里夫人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可能还有一种物质能够放射光线。这种光线要比铀放射的光线强得多,她认为,这种新的物质,也就是还未被发现的新元素,只是极少量地存在于矿物之中。她把它定名“镭”,为了得到镭,居里夫妇必须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镭来。他们怎样才能得到足够的沥青铀矿呢?这种矿很稀少,矿中铀的含量极少,价格又很昂贵,根本买不起。后来,他们得到了奥地利政府赠送的一吨已提取过铀的沥青矿的残渣,开始了提取纯镭的实验。在一间简陋的窝棚里,居里夫人要把上千公斤的沥青矿残渣,一锅锅地煮沸,还要用棍子在锅里不停地搅拌;要搬动很大的蒸馏瓶,把滚烫的溶液倒进倒出。就这样,经过3年零9个月锲而不舍的工作,1902年,居里夫妇终于从矿渣中提炼出0.1克镭盐,接着又初步测定了镭的原子量。居里夫人的故事:居里夫人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可能还有一种物质能够放射光线。这种光线要比铀放射的光线强得多,她认为,这种新的物质,也就是还未被发现的新元素,只是极少量地存在于矿物之中。她把它定名“镭”,为了得到镭,居里夫妇必须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镭来。他们怎样才能得到足够的沥青铀矿呢?这种矿很稀少,矿中铀的含量极少,价格又很昂贵,根本买不起。后来,他们得到了奥地利政府赠送的一吨已提取过铀的沥青矿的残渣,开始了提取纯镭的实验。在一间简陋的窝棚里,居里夫人要把上千公斤的沥青矿残渣,一锅锅地煮沸,还要用棍子在锅里不停地搅拌;要搬动很大的蒸馏瓶,把滚烫的溶液倒进倒出。就这样,经过3年零9个月锲而不舍的工作,1902年,居里夫妇终于从矿渣中提炼出0.1克镭盐,接着又初步测定了镭的原子量。
【答案】吓的慌了手脚,不知道如何是好。;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成果;引号的作用是讽刺,说明小男孩是一个粗心、马虎大意的孩子;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养成留心观察、用心研究的习惯的人才能够发现成功的“路口”,从而踏上成功之路。;B;爱因斯坦从梯子上摔下来,他不关心身体,而是有了新发现。;牛顿与苹果落地的故事。;瓦特与蒸汽顶壶盖的故事。;男孩因为不细心而不能做飞行员的故事。;①②③;④;居里夫人的故事:居里夫人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可能还有一种物质能够放射光线。这种光线要比铀放射的光线强得多,她认为,这种新的物质,也就是还未被发现的新元素,只是极少量地存在于矿物之中。她把它定名“镭”,为了得到镭,居里夫妇必须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镭来。他们怎样才能得到足够的沥青铀矿呢?这种矿很稀少,矿中铀的含量极少,价格又很昂贵,根本买不起。后来,他们得到了奥地利政府赠送的一吨已提取过铀的沥青矿的残渣,开始了提取纯镭的实验。在一间简陋的窝棚里,居里夫人要把上千公斤的沥青矿残渣,一锅锅地煮沸,还要用棍子在锅里不停地搅拌;要搬动很大的蒸馏瓶,把滚烫的溶液倒进倒出。就这样,经过3年零9个月锲而不舍的工作,1902年,居里夫妇终于从矿渣中提炼出0.1克镭盐,接着又初步测定了镭的原子量。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6 8:0:9组卷:12引用:1难度:0.7
相似题
-
1.阅读短文,完成习题。
狼未必是“害兽”ㅤㅤ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狼似乎总和贪婪、凶恶、残暴联系在一起。但美国一些动物学家的最新研究证实:狼并非“一无是处”,在一定的条件下(如某个时期、某个地区等),不但有可能不是“害兽”,甚至还有可能有益于人类呢!
例如,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在澳大利亚草原上,既无天敌,繁殖力又特别强的野兔泛滥成灾,把牧草啃了个精光。饥肠辘辘的牛、羊等家畜只得“望兔兴叹”。后来在动物学家的建议下,澳大利亚从异国“请”来了一批恶狼。很快,奄奄一息的大草原因野兔锐减而又恢复了勃勃生机。
前不久,南美一片森林出现了罕见的“鹿灾”——由于该地自然条件特别优越,鹿的繁殖速度惊人地快,最后数以百计的大鹿小鹿因缺少食物而开始啃食树木了。没过几年,森林一片肃杀——原来,被啃掉树皮、扫光嫩叶的树木经不住成群结(jiē jié)队的鹿的“蚕食”而纷纷枯萎。后来动物学家在“引进”了鹿的“杀手”——恶狼后,森林又奇迹般地恢复了生态平衡。
美国阿拉斯加州荒原上的因纽特人则利用经过特别驯养的“驯狼”来代替猎犬拉雪橇。其实,狼的耐久力和耐寒力都优于猎犬,力量较大,速度较快,于是,“狼橇”已开始在当地风行。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打上“√”或“×”。
①这篇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狼在自然界中生存,有益于人类的发展。
②“奄奄一息的大草原因野兔锐减而又恢复了勃勃生机”中“野兔锐减”的原因是草原上有了恶狼,狼要捕食野兔。
③文中“望兔兴叹”的具体意思是兔子太多,把草原上的牧草啃得精光,牛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兔子把草吃光,这句话写出了兔子对草原的危害。
④这篇短文的中心是说明狼未必是“害兽”,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有益于人类。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狼对人类的作用。
①
②
(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
A.要全面地看问题。
B.要遵循自然规律。
C.不要对狼有偏见,狼是一种完美的动物。
D.狼消灭了野兔和鹿,就可以维持生态平衡。发布:2025/3/12 14:0:1组卷:69引用:1难度:0.2 -
2.课外阅读。
幽默感 在许多国家,有幽默感的人会受到更高的赞赏。幽默是智慧的火花,是瞬间的灵思。幽默的语言有时可能化解尴尬的场面,也可能于谈笑间有警世的作用,更可能作为不露声色的自卫和反击。
①譬如在某国家的议会里,曾发生过议员之间争斗的事,有人提议入场者应该把拐杖挂在门口。议长觉得左右为难,若是表决,无论结果如何,总是不愉快的。于是他急中生智,笑着说:“如果为了防止不正当的动作,就须把拐杖挂在会场门口,那嘴也该挂在门口,手脚也该摆在保管处。”引得全场大笑,提议者也在一笑之间摆脱了尴尬的处境。
但是必须强调,幽默并不是讽刺,它或许带有温和的嘲讽,却不刺伤人;它可能是以别人和自己为幽默对象,在这当中,便显示了幽默与被幽默的胸襟与自信。
②有一个秃头者,在别人对他的头发幽默时,当场变了脸,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对方幽默不得体,刺伤了他,更可能是因为他原来对秃头有极大的自卑。相反地,③另一位秃头的报纸主编,当别人笑称他聪明透顶时,他居然笑着回答:“你小观我也,我早就聪明‘绝顶’了!”你想,若不是他有相当的自信,又怎么可能接别人的话,幽自己一默呢?
所以,越是胸襟宽广,充满智慧的人们,可能就越富有幽默感。
(1)为什么说“有幽默感的人会受到人们极高的赞赏”?
(2)短文举了两个例子,说明幽默感能化解尴尬,幽默者充满了自信,这两个例子是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3)“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这是晏子面对楚王的讽刺给予的回答。他的幽默起到了
A.化解尴尬
B.警世
C.不露声色的自卫和反击
(4)仿照下面的例子,写出你对幽默的独特感悟。
幽默是智慧的火花,是瞬间的灵思。
幽默是发布:2025/3/12 6:30:2组卷:35引用:2难度:0.3 -
3.谈学问 学问学问,要有所学,必先有所问。要有所问,必先有疑。疑是发现问题,问是提出问题,疑问解决了,就获得了学问。
古今许多大学问家,都是学中有疑、善于发问的人。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学者,名叫戴震。他幼年读书时,就曾接二连三地向老师提出疑问,由于他读书总是打破砂锅问到底,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在学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最后成了一位著名的思想家。
在人们求知的道路上,怀疑犹如一粒学问的种子,没有它就绝不会开出知识的花,结出智慧的果。没有对“物种不变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
但是应当指出的是,任何有效的怀疑,都必须以大量的实际材料为基础。比如达尔文对“物种不变论”所进行的挑战,绝不是一时的发现,而是他作了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收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潜心观察的结果。没有大量的资料,达尔文绝不会提出有价值的怀疑。
疑之所以可贵,就贵在敢于思索,敢于设想,敢于创新,敢于发现真理。地质学家李四光对他的学生说过:“不怀疑就不能见真理。”这是千真万确的。让我们举着问号这把钥匙,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吧!
(1)短文列举了
(2)结合对短文的理解,说一说“不怀疑就不能见真理”的含义。
(3)根据上下文,填入第3自然段的横线上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地心说”被哥白尼怀疑,因而创立了“日心说”
B.由于哥白尼对“地心说”怀疑,因而创立了“日心说”
C.没有对“地心说”的怀疑,哪会有哥白尼“日心说”的产生
D.没有对“地心说”的怀疑,就不会有哥白尼“日心说”的产生
(4)第2自然段开头用“学问家”要比用“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好,为什么?发布:2025/3/13 0:30:1组卷:29引用:1难度:0.5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