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都,平均海拔约3000米,周围群山环抱、冰川广布。盆地属高原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在200mm以下,夏季气温变化剧烈,昼夜温差常在30℃左右,大风日数多,在盆地边缘发育众多冲(洪)积扇,常见戈壁,其地面主要由砾石构成,亦称戈壁滩。图1为“柴达木盆地简图”。
材料二:格尔木位于柴达木盆地内,年均日照时数可达3600小时。该地地势平坦,植被稀少,风沙严重,有大量未利用的荒漠化土地。近年来,政府着力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建设,实现光伏产业与荒漠化治理有效结合。图2为格尔木光伏发电景观图。
(1)说明柴达木盆地内部与周边高海拔山地岩石风化作用的异同。
(2)描述柴达木盆地边缘戈壁滩的形成过程。
(3)从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分析柴达木盆地夏季气温日变化剧烈的原因。
(4)分析格尔木发展光伏产业对当地植被恢复的有利影响。
【答案】(1)相同点:风化均主要为物理风化作用。不同点:高海拔山地岩石风化更活跃,效果更明显;盆地内部相对变化较缓。
(2)盆地周围山体岩石不断被风化剥蚀,形成大量碎屑物质;在洪水的作用下,碎屑物被冲到较远的山麓地带,形成大面积的冲积扇;水退后,在风蚀作用下,碎屑物质中的细砂和尘土被吹走;形成的粒径比较大的砾石留在原地戈壁滩。
(3)气候干旱,晴天多,白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地表植被稀少且干燥,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强,导致白天气温迅速升高;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导致夜晚气温低,因此夏季气温日变化剧烈。
(4)太阳能电池板阻挡气流运动,降低风沙危害;太阳能电池板遮挡光照,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湿度,促进植被恢复;光伏产业为当地提供能源,减少樵采,利于植被保护;为节水农业(喷灌、滴灌)提供电能。
(2)盆地周围山体岩石不断被风化剥蚀,形成大量碎屑物质;在洪水的作用下,碎屑物被冲到较远的山麓地带,形成大面积的冲积扇;水退后,在风蚀作用下,碎屑物质中的细砂和尘土被吹走;形成的粒径比较大的砾石留在原地戈壁滩。
(3)气候干旱,晴天多,白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地表植被稀少且干燥,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强,导致白天气温迅速升高;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导致夜晚气温低,因此夏季气温日变化剧烈。
(4)太阳能电池板阻挡气流运动,降低风沙危害;太阳能电池板遮挡光照,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湿度,促进植被恢复;光伏产业为当地提供能源,减少樵采,利于植被保护;为节水农业(喷灌、滴灌)提供电能。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13 3:0:1组卷:6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如图示意亚洲东部某区域地质构造。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图示地区在花岗岩形成之前的地质作用过程。
(2)指出①②两地河流地貌类型,并描述②地地貌特征。
(3)简述F群岛的形成原因。发布:2024/12/31 19:0:1组卷:3引用:4难度:0.5 -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表形态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图为我国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图。
(1)推测图示地区是否可能出现变质岩,并说明判断依据。
(2)甲、乙两地都为山岭,试分析其成因的差异。
(3)简析丙地两侧泥砂岩厚度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发布:2024/12/31 19:0:1组卷:1引用:3难度:0.5 -
3.读新月形沙丘等高线地形图,判断该地的主导风向( )
发布:2024/12/31 18:30:1组卷:40引用:4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