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题。
滕王阁诗(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诸,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1)下列对这首诗有关内容与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D
A.第一句写滕王阁的外形和地理位置。滕王阁高耸入云,面临着江水,所以阁中的人可以据此眺望远山、欣赏秀水。
B.第三、四两句紧承第二句,运用对比描写滕王阁的冷清寂寞。过去雕梁画栋的楼阁有王子的居住更显其气势,珠帘有玉面相衬更显其温婉高贵,可如今人去楼空,气势依然却只有云雨相伴,一派苍凉。
C.第五六句,“闲云潭影”写出了滕王阁的落寞空寂,“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写岁月之久长与流逝之匆促,很自然地让人想到建阁的人何去何从。
D.最后两句由广阔的空间转入悠远的时间,采用以景结情的手法,把悲伤之情感抒发到了极致,荣华富贵为空,功名利禄为空。
(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B
A.诗人远道去交趾(今越南)探父,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参与阎都督宴会,即席作《滕王阁序》,序末附这首含蓄高远的诗篇,概括了序的内容。
B.首联上句写时间,意兴阑珊,下句写空间,兴致勃勃,两两对照。诗人运用“随立随扫”的方法,使读者自然产生盛衰无常的感觉。寥寥两句已把全诗主题包括无余。
C.这首诗一共只有五十六个字,其中属于空间的有阁、江、栋、帘、云、雨、山、浦、潭影;属于时间的有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今何在,这些词融混在一起,毫无叠床架屋的感觉。主要的原因,是它们都环绕着一个中心──滕王阁,而各自发挥其 众星拱月的作用。
D.末尾两句以景作结,似答非答。“槛外长江空自流”一句与李白的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案】D;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7 14:0:0组卷:2引用:2难度:0.7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
阮郎归
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募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阮郎归
赵彦端
岁寒堂下两株梅,商量先后开。春前日绕一千回,花来春未来。
冰可断,玉堪裁,寒空无暖埃。为君翻动腊前醅,酒醒香满怀。(1)下列关于这两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花露重,草烟低”描绘出一幅凄冷幽暗的暮春之景。
B.“冰可断,玉堪裁”寄托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怆情怀。
C.“双燕归”反衬诗人寂寞的心境,“香满怀”饱含欣喜之情。
D.欧词用语清丽,情思宛转;赵词不事雕琢,境界雄浑开阔。
(2)请赏析这两首词的画线句在描景及情感方面的不同。发布:2025/1/1 4:30:2组卷:4引用:3难度:0.6 -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小题。
桐竹赠张燕公
李伯鱼
北竹青桐北,南桐绿竹南。
竹林君早爱,桐树我初贪。
凤栖桐不愧,凤食竹何惭。
栖食更如此,余非凤所堪。[注]《庄子•秋水》:“夫鹅鹅(神话传说中与凤同类的鸟)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竹子开花后结的果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桐和绿竹南一北相对,诗人见到后触景生情,引发了感慨。
B.张燕公早就喜欢竹林,而诗人刚刚喜欢桐树,两人各有所爱。
C.能够吸引凤凰栖息和食用果实,青桐和绿竹没有什么可惭愧的。
D.本诗语言平易,虽有用典但并不晦涩,而情感表达深挚恳切。
(2)诗人写这首“桐竹”诗赠给张燕公,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发布:2025/1/1 4:30:2组卷:9引用:3难度:0.5 -
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秋宿湘江遇雨
谭用之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①。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②,旅游谁肯重王孙。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注】①刘琨,刘琨,《晋书•祖逖传》,记载过他和祖逖共被同寝、夜间闻鸡起舞的故事。②橘柚,相传“逾淮北而为枳”,由于生长之地不同而命运迥异,故《淮南子》说“橘柚有乡”。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起笔交代泊船湘江的处境,“锁”写出了阴云笼罩、暮雨将临、孤舟受阻的情形,烘染出沉重的气氛。
B.“江边深夜舞刘琨”一句紧承首句所含之怅惘情绪,透露出诗人因行游受阻而生出怅然之情,只能深夜起舞。
C.诗的第三、四句境界壮阔,“芙蓉国”“薜荔村”极言芙蓉之盛,薜荔之多,生动形象。
D.湘江一带,正是橘柚之乡。诗人看见那累累硕果,不禁触景生情,深感自己的境遇和那远离江南生长在淮北的积相似。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发布:2025/1/1 4:0:1组卷:7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