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看到一句农谚:“下雪不冷化雪冷”,他很好奇,想具体了解一下冰雪熔化时要吸收多少热量。于是查找了资料,知道“熔化热”的定义是:单位质量的某种晶体,在熔化成同温度的液体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晶体的熔化热。他想用实验测量一下冰的熔化热,于是找来了一些实验器材:一架天平和配套的砝码、一支实验室温度计(0~100℃)、一个有密封盖子的保温桶、一个小烧杯、一把镊子和一个专门用来在冰箱中冻小冰块的塑料冰格,又观察到家里的冰箱面板上显示冷冻室温度恒为-18℃.请帮助小明设计一下用这些器材粗测冰块熔化热的方案,要求写出实验的步骤和用测量的物理量计算冰的熔化热λ的表达式(水和冰的比热容分别用c水和c冰表示)。
【考点】热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答案】(一)实验步骤:
(1)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小烧杯的质量m1;
(2)用小烧杯盛取足量的水,再用天平测量小烧杯和水的质量m2;
(3)将水倒入保温桶内,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t1;
(4)提前较长时间将用冰格盛适量水放在冰箱冷冻室冻成冰块,用镊子取适量冰块放在小烧杯中,迅速用天平测量出其总质量m3后,立刻将冰块倒入保温桶内的水中,盖紧桶盖;
(5)轻轻摇晃保温桶使水温均匀,并仔细听声音,能听出冰块熔化完毕后,打开桶盖,用温度计测出保温桶内水的温度t2。
(二)保温桶内原来水的质量m水=m2-m1,其初温为t1,末温为t2,
则其放出的热量Q放=c水(m2-m1)(t1-t2),
冰的质量m冰=m3-m1,冰从-18℃达到熔点0℃时吸收的热量Q冰吸=c冰(m3-m1)×18℃,
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温度从0℃达到t2时吸收的热量Q水吸=c水(m3-m1)t2,
冰熔化时吸收的热量:Q熔吸=Q放-Q水吸-Q冰吸=c水(m2-m1)(t1-t2)-c水(m3-m1)t2-c冰(m3-m1)×18℃,
冰块的熔化热的表达式为:
λ=。
(1)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小烧杯的质量m1;
(2)用小烧杯盛取足量的水,再用天平测量小烧杯和水的质量m2;
(3)将水倒入保温桶内,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t1;
(4)提前较长时间将用冰格盛适量水放在冰箱冷冻室冻成冰块,用镊子取适量冰块放在小烧杯中,迅速用天平测量出其总质量m3后,立刻将冰块倒入保温桶内的水中,盖紧桶盖;
(5)轻轻摇晃保温桶使水温均匀,并仔细听声音,能听出冰块熔化完毕后,打开桶盖,用温度计测出保温桶内水的温度t2。
(二)保温桶内原来水的质量m水=m2-m1,其初温为t1,末温为t2,
则其放出的热量Q放=c水(m2-m1)(t1-t2),
冰的质量m冰=m3-m1,冰从-18℃达到熔点0℃时吸收的热量Q冰吸=c冰(m3-m1)×18℃,
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温度从0℃达到t2时吸收的热量Q水吸=c水(m3-m1)t2,
冰熔化时吸收的热量:Q熔吸=Q放-Q水吸-Q冰吸=c水(m2-m1)(t1-t2)-c水(m3-m1)t2-c冰(m3-m1)×18℃,
冰块的熔化热的表达式为:
λ=
c
水
(
m
2
-
m
1
)
(
t
1
-
t
2
)
-
c
水
(
m
3
-
m
1
)
t
2
-
c
冰
(
m
3
-
m
1
)
×
18
℃
m
3
-
m
1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210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时,根据实验结果描绘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该图象可知( )
发布:2024/12/11 18:0:2组卷:407引用:8难度:0.9 -
2.如图所示,是冷水与热水混合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假设在热传递过程中没有热损失,由图中信息可知,热水放出的热量与冷水吸收的热量之比、热水与冷水的质量之比分别是( )
发布:2024/10/28 19:30:1组卷:1044引用:5难度:0.5 -
3.寒冷的冬天,煦煦同学吃早餐时,充满爱心的妈妈要用50℃热水,泡热总质量为400g的瓶装牛奶,如果要使牛奶的温度由5℃最终升高到45℃。已知:牛奶瓶子质量为150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牛奶的比热容为2.1×103J/(kg•℃)。不计热量损失,求:
(1)牛奶需要吸收多少J热量?
(2)妈妈至少要用50℃的热水多少kg?发布:2024/12/23 21:0:1组卷:48引用:5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