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粒形与产量和营养品质密切相关,研究粒形发育相关基因的作用机制,对提高产量、改善营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野生型水稻,获得了1株水稻长粒单基因突变体。
(1)以突变体为父本,野生型为母本,杂交得F1,F1全为野生型,F1自交得F2共有野生型326株,突变型106株。实验结果表明该突变为 隐性隐性 (“显性”或“隐性”)突变。
(2)SSR是DNA中的简单重复序列,非同源染色体和不同品种的同源染色体上的SSR都不相同(如图2),常用于染色体的特异性标记。为确定长粒基因在Ⅱ号还是Ⅲ号染色体上,用位于这两对染色体上的SSR进行基因定位。科研人员扩增(1)中亲本及若干F2个体的Ⅱ号和Ⅲ号染色体SSR序列,电泳结果如图1所示:
图中F2的1-7号个体电泳结果说明长粒基因位于 ⅡⅡ 号染色体上,依据是 Ⅱ号染色体的SSR序列中1、3、6的序列相同(或与突变体相同),都是纯合子,而Ⅲ号染色体不是Ⅱ号染色体的SSR序列中1、3、6的序列相同(或与突变体相同),都是纯合子,而Ⅲ号染色体不是。
(3)为探究水稻粒形的调控机制,对野生型与突变体中某些基因的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如图3。已知GS2基因通过调控细胞分裂来正向影响籽粒长度,TGW6基因通过抑制胚乳的发育影响粒长,这表明在野生型个体中A基因通过抑制 GS2基因与TGW6基因GS2基因与TGW6基因基因来影响水稻粒长。
(4)香味稻具有其他品种不具备的特殊香味,该香味性状由Ⅴ号染色体上的b基因控制,请以纯合的长粒突变体与香味稻为亲本,用最简便的方法获得长粒香米,简述育种过程 用纯合长粒突变体与香味稻杂交,子一代自交,在获得的子代中选择长粒香米用纯合长粒突变体与香味稻杂交,子一代自交,在获得的子代中选择长粒香米。
【考点】生物变异的类型综合.
【答案】隐性;Ⅱ;Ⅱ号染色体的SSR序列中1、3、6的序列相同(或与突变体相同),都是纯合子,而Ⅲ号染色体不是;GS2基因与TGW6基因;用纯合长粒突变体与香味稻杂交,子一代自交,在获得的子代中选择长粒香米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8 8:0:9组卷:24引用:3难度:0.6
相似题
-
1.下列各项措施中,能够产生新基因的是( )
发布:2024/12/31 2:30:2组卷:80引用:18难度:0.9 -
2.番茄的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获得纯合高秆抗病番茄植株,研究人员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0 21:30:1组卷:50引用:4难度:0.7 -
3.通常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高于野生型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8)中青蒿素的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24 8:0:2组卷:42引用:4难度:0.7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