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乙】 子曰:“骥①下称其力,称其德。”诚以德为性所固有,非若力之赋于生初,而犹待培于生后也。是以骥之为骥,知之而性无所加,不知而性无所损。修其在己,听其在人。辱于奴隶,弗顾也;死于槽枥,不惜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不计也。文公所说千里马,食以千里则马显,食非千里则马晦。一若千里之权,不操于己,而听于人。虽马犹是马,而固有之失不亦多乎!
(节选自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注释】①骥:好马,一种能一日行千里的良马。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有时有时
②执策而临之 面对面对
③诚以德为性所固有 本来本来
④虽马犹是马 还是,仍然还是,仍然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和“而固有之失不亦多乎”中“而”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CC
A.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C.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D.一怒而诸侯惧(《富贵不能淫》)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②知之而性无所加,不知而性无所损。
(4)【甲】【乙】两文都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表面在谈马,实际是在谈人才,但对人才问题的看法却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有时;面对;本来;还是,仍然;C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19 8:0:9组卷:3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