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钠(NaCl)和硝酸钾(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下:
温度(℃) | 10 | 20 | 40 | 60 | 80 | |
溶解度(g) | KNO3 | 20.9 | 31.6 | 63.9 | 110 | 169 |
NaCl | 35.8 | 36.0 | 36.6 | 37.3 | 38.4 |
甲
甲
(填“甲“或“乙“)。
(2)60℃时,将60gKNO3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
饱和
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11:10
11:10
(填最简整数比)。(3)2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恢复至20℃,其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B
B
(填字母)A.烧杯①中溶解的是NaCl,烧杯2中溶解的是KNO3
B.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都有可能将烧杯①中固体全部溶解
C.若将烧杯①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甲;饱和;11:10;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9/22 10:0:8组卷:45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如图表示M、N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现分别向50克M、80克N固体中各加入150克水,并加热至完全溶解,同时各蒸发掉50克水,冷却至t℃,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25 17:0:2组卷:59引用:5难度:0.7 -
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25 17:0:2组卷:77引用:15难度:0.5 -
3.在室温情况下,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个试管和烧杯的水中,现象如图1所示,甲、丙还有剩余固体,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到80℃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有固体析出,丙没有明显变化。
(1)室温时,
(2)图2中能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3)在t2℃时,曲线a、b、c所代表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在温度发布:2025/1/2 14:0:4组卷:19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