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东半岛南端,蛇岛上分布着我国特有的物种——蛇岛蝮蛇。蛇岛上食物匮乏,蛇岛蝮蛇主要以春、秋两季迁徙途经蛇岛的鸟类为食。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在鸟类迁徙高峰期,调查了不同生态环境中的鸟类密度,结果如表3所示。同时采用样方法调查了不同类型生态环境中蛇岛蝮蛇的种群数量,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不同生态环境中鸟类密度
生态环境类型 | 树林 | 灌丛 | 草甸 |
鸟类密度(只/hm2) | 16.4 | 72 | 120 |
生态环境类型 | 树林 | 灌丛 | 草甸 |
样方个数 | 15 | 15 | 6 |
样方总面积(m2) | 6000 | 375 | 6 |
蛇岛蝮蛇总量(条) | 56 | 83 | 19 |
树林
树林
,根据表1和表2中的数据,推测其原因是 树林中鸟的密度很低,缺少蛇岛蝮蛇所需的食物
树林中鸟的密度很低,缺少蛇岛蝮蛇所需的食物
。(2)蛇是变温动物,在北方的冬季,蛇类有冬眠的习性。蛇岛蝮蛇除了具有冬眠习性以外,还形成了独特的“夏眠”习性,根据本题中的信息推测其形成的原因是
夏季蛇岛缺少食物,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蛇岛蝮蛇形成了“夏眠”习性
夏季蛇岛缺少食物,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蛇岛蝮蛇形成了“夏眠”习性
。(3)如图示表示辽宁某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
“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CO2排放总量,实现相对“零排放”,达到“碳中和”时,图中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
小于
小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Y1、Y2、Y3和Z4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理由是 X1为植物吸收的CO2,与Y2、Y3、Z4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故X1小于Y1、Y2、Y3和Z4过程释放的CO2总量
X1为植物吸收的CO2,与Y2、Y3、Z4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故X1小于Y1、Y2、Y3和Z4过程释放的CO2总量
。(4)若要缩小生态足迹应提高
X1X1
X1X1
(填图中符号)过程。【答案】树林;树林中鸟的密度很低,缺少蛇岛蝮蛇所需的食物;夏季蛇岛缺少食物,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蛇岛蝮蛇形成了“夏眠”习性;小于;X1为植物吸收的CO2,与Y2、Y3、Z4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故X1小于Y1、Y2、Y3和Z4过程释放的CO2总量;X1X1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3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