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ㅤㅤ《觉醒年代》剧情简介:这部剧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
波澜壮阔
波澜壮阔
的历史画卷。陈独秀推行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的思想。李大钊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为建党作了重要准备。毛泽东创办的《湘江评论》传播介绍新思想,探索改造社会的道路。这些伟人生平的
丰功伟绩
丰功伟绩
因为这部剧而变得鲜活、饱满起来。伟人们的
舍己为公
舍己为公
是他们留下的特有“印记“。而我们此刻的美好生活也正是这部剧未拍的“续集”。
[材料二]
ㅤㅤ袁隆平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世界级农业科学家。面对当时的饥荒,他立志要用农业科学技术去击败饥饿的威胁。对于杂交水稻的探秘,袁隆平总是百折不挠,一往无前。为了培育高产水稻,他守在田里,几乎不分昼夜。终日忍受太阳暴晒,即使刮风下雨,他也不曾躲避,时常戴着一顶破斗笠,留在田里,死盯死守。他也很较真,再高的田埂、再陡的斜坡,都要爬一爬,把试验田看个仔细。①每次来到田间,他都要掰开禾苗细心查看,细数谷粒个数。他还时常一边抚摸稻秘,一边和它对话,甚至在劳作之余还为稻谷拉小提琴。他曾说:“我一直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世界梦。”就这样,袁隆平用他的科学实践,揭开了杂交水稻大面积种植的序幕。
[材料三]
ㅤㅤ吴孟超是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他的名字总是和“奇迹”相连,被称为“当代神医”,1975年,一个挺着大肚子的男子在家人搀扶下,点名要找吴孟超。经检查确认这是一个罕见的特大肝海绵状血管瘤,吴孟超带着助手查阅了国内外大量资料,反复推敲后制订了周密的手术方案。早上8点30分,手术开始了。当切口完全打开时,一个装满鲜血、蓝紫色的巨大瘤体甚然呈现在眼前。②吴孟超定工定神,沉着地切断一根血管,并立即止血,又切断一根血管、再止血,小心翼翼地剥离瘤体。10分钟,20分钟,30分钟……吴孟超反复着这些动作。助手们看着他,大气都不敢出。要知道手术刀只要稍稍碰破哪怕是一点点瘤体,鲜血立即会喷洒而出。晚上8点30分,吴孟超顺利完成了手术!后来,这个患者健康生活了30多年,这个方案也被肝脏外科界奉为经典。
ㅤㅤ1983年,一对逾民夫妇抱着4个月的女婴求救吴孟超。吴孟超很快断定女婴得的是“干母细胞瘤“。这是一种少见恶性肿瘤。吴孟超和同事们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经过3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有惊无险地从孩子肝脏上切下重达600克的肿瘤。十天后,孩子出院。
ㅤㅤ几十年来,吴孟超凭着过人的智慧和胆识,在肝脏的方寸之地破译生命密码,创造了中国肝胆外科无数个第一。面对荣誉,吴孟超说:“我看重的不是创造奇迹,而是救治生命。医生要用自己的责任心,帮助个个病人渡过难关!“
(1)结合语境将下列成语填到[材料一]中合适的横线位置。
A.丰功伟绩
B.波澜壮阔
C.舍己为公
(2)上这人行都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请结合以上材料内容完成表格。
人物姓名 主要贡献
陈独秀 推行新文化运动
李大钊
李大钊
                  
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毛泽东
创办《湘江评论》
创办《湘江评论》
袁隆平
袁隆平
揭开了杂交水稻大面积种植的序幕
吴孟超
创造了中国肝胆外科无数个第一
创造了中国肝胆外科无数个第一
(3)一言一行展性情,一颦一笑显内心。品读语段中画线句子①②,通过动作、神态感受人物内心。试写出人物当时的想法。
句子①
袁隆平当时想:稻谷好好长吧,到你增产了,我会把你推广到世界上,让全世界人都不挨饿。
袁隆平当时想:稻谷好好长吧,到你增产了,我会把你推广到世界上,让全世界人都不挨饿。

句子②
吴孟超当时想:我要尽最大努力为病人切除这个血管瘤,一定细心,沉着,来不得丝毫马虎,无论多长时间,也要争取手术成功。
吴孟超当时想:我要尽最大努力为病人切除这个血管瘤,一定细心,沉着,来不得丝毫马虎,无论多长时间,也要争取手术成功。

(4)革命信会是先罕的指引,“医食无忧”是两位院士的初心。他们都给这个时代留下了不朽的印记。谁能成为你心中的时代印记呢?请结合他(她)的事迹,说说理由。
“时代印记”人物推荐卡推荐人物:
钟南山
钟南山

挂荐理由:
因为他是抗议英雄,当武汉疫情疫情蔓延,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时,他,钟南山挂帅出征,“逆行”武汉,是最年长的逆行者。是为抗击疫情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
因为他是抗议英雄,当武汉疫情疫情蔓延,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时,他,钟南山挂帅出征,“逆行”武汉,是最年长的逆行者。是为抗击疫情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

【答案】波澜壮阔;丰功伟绩;舍己为公;李大钊;创办《湘江评论》;袁隆平;创造了中国肝胆外科无数个第一;袁隆平当时想:稻谷好好长吧,到你增产了,我会把你推广到世界上,让全世界人都不挨饿。;吴孟超当时想:我要尽最大努力为病人切除这个血管瘤,一定细心,沉着,来不得丝毫马虎,无论多长时间,也要争取手术成功。;钟南山;因为他是抗议英雄,当武汉疫情疫情蔓延,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时,他,钟南山挂帅出征,“逆行”武汉,是最年长的逆行者。是为抗击疫情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11 8:0:9组卷:14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经常受到侵华日军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侵华日军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护转移的乡亲,他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杀害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牺牲时年仅13岁。
          材料二:邱少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1952年10月,为打击盘踞(jù)在上甘岭的敌人,他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负了发起冲锋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他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邱少云身上燃起了大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也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6岁。
    (1)古往今来,爱国英雄层出不穷,他们为国家、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下列选项中,都属于爱国英雄的一组是
     

    A.孔子 岳飞 杨靖宇
    B.李白 方志敏 董存瑞
    C.林则徐 黄继光 赵一曼
    (2)阅读两则材料,从牺牲时“年仅13岁”“年仅26岁”这些语句中,我感受到了
     

    (3)从两则材料中,选择一个最打动你的句子,用“_____”画出来,并把打动你的原因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发布:2025/3/12 8:0:1组卷:29引用:1难度:0.8
  • 2.非连续性文本。
    项目 上网时间、年龄 上网目的
    调查项目 每天都上网的学生 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 10岁以前“触网” 聊天交友 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 玩网络游戏 学习、查阅资料
    所占比例 82.9% 70.4% 61% 19.3% 34.4% 30% 16.3%
    (1)下列从统计表中得出的结论,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有82.9%的学生每天都会上网。
    B.中小学生上网的人数不多。
    C.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小学生上网是为了看动漫、电影和下载音乐。
    D.有16.3%的学生上网是为了学习、查阅资料。
    (2)你觉得上网和学习成绩的好坏有关系吗?说说你的理由。
    (3)请你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反映的情况,结合自己的体会,向广大中小学生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

    发布:2025/3/9 11:0:2组卷:41引用:3难度:0.5
  • 3.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1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 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截止到2011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
     

    发布:2025/3/9 21:30:2组卷:35引用:5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