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甲醛,又称蚁醛,化学式是HCHO。常温下,甲醛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易溶于水和乙醇。甲醛水溶液的浓度最高可达55%,一般是35%~40%,可用于制作动物标本。甲醛能燃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7%~73%(体积分数)。
甲醛是一种具有较高毒性的物质,儿童和孕妇对甲醛尤为敏感。有些装修材料会缓慢释放甲醛,因此刚装修好的房屋不宜立即入住,需开窗通风一段时间。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甲醛1小时均值浓度不得超过0.10mg/m3。如图所示的是3个房子在7个时间点测定的甲醛均值浓度。

(1)甲醛的物理性质是
无色气体
无色气体
(写一条即可),甲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40%
40%

(2)可燃性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大,其爆炸危险性越大。由此可知甲醛和甲烷[爆炸极限为5%~15%(体积分数)]中,爆炸危险性较大的是
甲醛
甲醛

(3)装修后的房子通风6个月,甲醛含量
符合
符合
(选填“符合”或“不符合”)国家标准。
(4)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D
AD
(填字母)。
A.甲醛是防腐剂,但不能用于食品保鲜
B.甲醛有百害而无一利,应禁止使用甲醛
C.将浓度为10%的甲醛溶液稀释为5%,溶质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
D.通风换气可以降低室内甲醛的含量

【答案】无色气体;40%;甲醛;符合;AD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17 8:0:9组卷:27引用:2难度:0.6
相似题
  • 1.近日,从一滴香、福尔马林血旺、瘦肉精、染色馒头到硫磺药材再到“沈阳毒豆芽事件”,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1)2011年4月11日央视《消费主张》曝光:上海华联等十多家超市多年来出售染色馒头.上海联合调查组严查染色馒头相关企业和超市,发现盛禄等公司在生产过程中虚假标注生产日期.滥用食品添加剂、回收馒头再利用等问题.使用山梨酸钾用在馒头中防止馒头发霉,甜蜜素用在馒头中代替蔗糖,降低生产成本.回答下列问题:
    ①《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添加剂要符合食品品质以及防腐、保鲜的需要,加入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下列日常生活的做法中不符合规定的是
     
    (填序号)
    A.将亚硝酸钠超量作为食品保鲜剂      B.双汇生猪主产基地使用瘦肉精
    C.三鹿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            D.焙制面包时加入适量碳酸氢钠
    ②甜蜜素是一种常用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若经常食用摄入超标的甜蜜素,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蔗糖是人体所六种需营养物质中的
     

    (2)辽宁省沈阳市公安局2011年4月18日称,近日,在和平区一大棚内查获“毒豆芽”25余吨.经检测,豆芽中含有亚硝酸钠.尿素.恩诺沙星,其中,人食用含亚硝酸钠的食品会致癌,恩诺沙星是动物专用药.8人以涉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刑事拘留.(《长江日报》4月19日)
    ①“毒豆芽”经检测,豆芽中含有亚硝酸钠.尿素.恩诺沙星,其中尿素是农业中广泛使用的化学肥料,则它属于
     

    A.氮肥     B.钾肥     C.磷肥      D.复合肥
    ②亚硝酸钠(化学式NaNO2)是一种外观极像食盐,且具有与食盐一样咸味的有毒物质,其水溶液呈碱性,加热到320℃以上分解放出氧气、一氧化氮和氧化钠.下列方法可以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的是
     

    A.看外观    B.用pH试纸检测它们的酸碱性
    C.品尝味道  D.加热其固体,看是否有气体产生.
    写出亚硝酸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发布:2024/12/27 8:0:2组卷:16引用:1难度:0.7
  • 2.下列物质通常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  )

    发布:2025/1/1 20:30:3组卷:10引用:1难度:0.7
  • 3.亚硝酸盐中毒,又名乌嘴病、紫绀病、肠源性青紫病.亚硝酸盐可将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由+2价变为+3价,失去携氧能力,使组织出现缺氧现象.美蓝是亚硝酸盐中毒的有效解毒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25 17:0:2组卷:74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