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历史交汇点。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我们要大力传承和弘扬“红船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精神力量生生不息。
材料二: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成功召开,全会提出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这在我们党编制五年规划建议历史上是第一次,充分体现了创新引领发展的重人战路意义。
(1)结合材料一,谈谈在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请你通过中国政府网“我向总理说句话”就“把我国建设成为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型强国”提出你的建议。
(3)站在新起点上,如何迈好第一步、走好新征程至关重要。站在新起点上,你打算如何开启未来新征程?
【答案】(1)①红船精神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红船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具有鲜明的先进性,是对伟大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②传承弘扬红船精神就是在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③传承弘扬红船精神,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营造爱国、爱党的社会氛围;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激发人们奉献社会、报效国家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有利于凝聚中国力量、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有利于为开启第二个一百年新征程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2)①战略: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②教育:大力发展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增强公民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③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④制度与环境: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⑤人才:奖励科技创新型人才,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⑥投入: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为我国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⑦国际交流:坚持改革开放,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加强国际科技文化交流,学习借鉴全球先进技术,不断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⑧依法保护: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和创新成果等。
(3)①树立远大理想,报效祖国;努力学习、为将来奠定坚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②树立平等、开放的全球观念;积极宣传改革开放政策,争做改革开放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③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关心国家发展、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④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从小践行创新的生活方式;热爱劳动、爱岗敬业、踏踏实实奋斗;⑤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等。
(2)①战略: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②教育:大力发展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增强公民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③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④制度与环境: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⑤人才:奖励科技创新型人才,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⑥投入: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为我国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⑦国际交流:坚持改革开放,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加强国际科技文化交流,学习借鉴全球先进技术,不断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⑧依法保护: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和创新成果等。
(3)①树立远大理想,报效祖国;努力学习、为将来奠定坚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②树立平等、开放的全球观念;积极宣传改革开放政策,争做改革开放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③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关心国家发展、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④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从小践行创新的生活方式;热爱劳动、爱岗敬业、踏踏实实奋斗;⑤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0引用:1难度:0.4
相似题
-
1.下面是李琪同学生活中的两个情景,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探究。
情景一:学校决定举办一场创意大赛,班主任正在动员同学参加,班长询问李琪要不要报名。
(1)李琪应该:
(2)你的理由是:
情景二:提起高铁,中国人无不为之骄傲,有最初的时速200公里到如今的350公里,“中国速度”总是让世界为之感叹。李琪据此认为我国已经是科技强国了。
(1)你赞同这种观点吗?
(2)理由:发布:2024/12/28 2:0:1组卷:5引用:2难度:0.3 -
2.2022年10月13日,由“火箭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成功将环境减灾二号05星送入预定轨道,科研人员把书本上的理论再次成功应用到实践中。这启示我们( )
发布:2024/12/27 21:0:2组卷:0引用:4难度:0.8 -
3.【创新驱动逐梦太空】2022年的《开学第一课》将课堂“搬到”了中国空间站的天问实验舱,通过AR技术1:1在演播厅现场还原实验舱。陈冬、刘洋、蔡旭哲三位航天员带领同学们“云”参观天问实验舱,引导更多青少年抬头仰望星空,在心里种下一颗颗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种子。
建成创新型强国,中学生应如何做?(答出2点即可)发布:2024/9/29 3:0:2组卷:2引用:1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