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揭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在放牧干扰下的植被和土壤特征变化.研究人员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和室内分析法研究了围栏封育(EN)、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和重度放牧(HG)对草地植被的生物量和土壤特征的影响,为高寒草甸的退化研究提供依据。2020年之前各样地均为自由放牧地,从2020年开始封育或放牧,在2021年和2022年检测相关的指标,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草地植被地上生物量呈 减少减少的趋势。比较轻牧区、中牧区与对照区的结果,说明 轻度放牧和中度放牧可以增加草地植被地上和地下的生物量轻度放牧和中度放牧可以增加草地植被地上和地下的生物量,增大流入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2)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养分之一,氮素可参与植物 蛋白质、核酸蛋白质、核酸(答出两点即可)等有机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土壤中的氮含量受到土壤理化性质、植物以及牲畜共同影响,与封育区相比.轻牧区土壤全氮含量更高的原因是 轻牧区植物地上和地下生物量较少,对土壤中氮元素的吸收较少;轻牧区牲畜排放粪便使土壤全氮含量增加轻牧区植物地上和地下生物量较少,对土壤中氮元素的吸收较少;轻牧区牲畜排放粪便使土壤全氮含量增加(答出两点)。
(3)在重牧区,以大针茅、多根葱等适口性较好的牧草占优势的草地群落退化为以冰草、冷蒿等适口性差的牧草占优势的草地群落,植物群落因 优势种优势种发生变化而发生演替。冰草和冷蒿生物量增加的原因是 大针茅、多根葱等优势种的生物量减少,为冰草和冷蒿的生长腾出空间;冰草和冷蒿的适口性差,牲畜的取食量少大针茅、多根葱等优势种的生物量减少,为冰草和冷蒿的生长腾出空间;冰草和冷蒿的适口性差,牲畜的取食量少(答出两点)。
【考点】群落演替的类型.
【答案】减少;轻度放牧和中度放牧可以增加草地植被地上和地下的生物量;蛋白质、核酸;轻牧区植物地上和地下生物量较少,对土壤中氮元素的吸收较少;轻牧区牲畜排放粪便使土壤全氮含量增加;优势种;大针茅、多根葱等优势种的生物量减少,为冰草和冷蒿的生长腾出空间;冰草和冷蒿的适口性差,牲畜的取食量少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7/25 8:0:9组卷:0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