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迎着三月的春风,今年的全国两会胜利召开。盐城市某校九(1)班积极开展“追踪两会”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两会•我关注】
民之所盼,我之所呼。人民网开展2023年全国两会调查,共吸引超过581万人次参与。经过网友投票选出了十大热词。同学们发现网友重点关注了以下一些领域:
①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
②持续加强“打虎”“拍蝇”“猎狐”力度,增加行政透明度,为群众监督创造条件;
③拓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④畅通和拓宽人民群众利益表达渠道,不断丰富人民民主形式。
(1)结合材料,请你概括对应的4个两会热词。
【两会•我分析】
汶川地震幸存女孩讲述遭遇网暴经历;湖南一名高三学生因高考誓词激情澎湃,被网友冷嘲热讽为“疯癫”……最近,几起网络暴力事件引发同学们的关注,在震惊愤怒之余,更加呼吁根治“按键伤人”问题。而刚刚结束的两会,代表委员就整治网络暴力、营造良好网络生态提出建议提案,多位代表委员强烈呼吁加快出台网络暴力针对性立法。
(2)有网友认为:只要网络平台对“按键伤人”者实行禁言、封号等处罚,就能打造清朗文明的网络空间。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
【两会•我献策】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学们搜集到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从数量上看,随着高校扩招政策推行,应届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从结构上看,东部就业需求量远多于西部;高校知识体系重视理论,轻视实践。二是由于我国产业结构仍存在配置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不科学的现象,严重制约以高素质人才为核心的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三是大学生对自我的角色认知和身份定位不够明确,对预想的职业期待值高,却不审视自身不足,择业时过于挑剔,没有符合自己要求的职位,宁愿选择不就业,这种重“择”轻“就”的观念又大大降低了就业的机会。
(3)结合材料,请你向人大代表提出关于解决大学生难就业问题的微议案。(要求:内容表达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关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微议案具体建议: ①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②高校: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专业,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对教学质量不高,设置不合理的专业,减少招生数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③国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统筹区域发展;完善就业市场和就业政策,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投身基层,锻炼成才等。 ①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②高校: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专业,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对教学质量不高,设置不合理的专业,减少招生数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③国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统筹区域发展;完善就业市场和就业政策,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投身基层,锻炼成才等。 |
【答案】①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②高校: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专业,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对教学质量不高,设置不合理的专业,减少招生数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③国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统筹区域发展;完善就业市场和就业政策,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投身基层,锻炼成才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4引用:3难度:0.2
相似题
-
1.2021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新张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人们向至高荣誉致敬,为潜心科研点赞,为累累硕果喝彩。这表明( )
发布:2024/12/29 22:30:4组卷:18引用:1难度:0.8 -
2.利用APP自动定位,监测附近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发病点;通过小程序输入自己和家人乘坐的车次、航班等信息,即可查询是否曾与新冠肺炎感染患者同行……疫情发生以来,大数据、健康码、无人机、机器人、测温仪等众多科技创新成果纷纷登场,助力疫情防控,提高了抗击疫情的精准化水平。这表明( )
①我国的科技创新实力已全面领先世界
②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成效显著
③创新应成为国家发展进步的中心工作
④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发布:2024/12/28 0:30:2组卷:130引用:2难度:0.8 -
3.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来,相续突破和掌握天地往返、空间出舱、空间交会对接等载人航天领域关键技术,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成功将16名、26人次航天员送入太空,牢牢占据了世界载人航天的重要一席。这( )
①表明科技创新就是一种从无到有、别出心裁的发明创造
②得益于我国深入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③说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强国目标已实现
④充分证明航天事业只有掌握关键技术才能更好地发展发布:2024/12/27 23:30:1组卷:22引用:4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