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桃花源记》,有删改)【乙】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赢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秋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秋,五十亩种梗。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求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
(选自《晋书•隐逸传》,有删改)(1)请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原文加点字 | 提示 | 释义 |
①才通人 | 诗文结合法:小荷才露尖尖角(杨万里《小池》) |
仅仅,只 仅仅,只
|
②为乡邻之所贵 | 查阅词典法:①价格高;②宝贵,重要;③尊重,崇尚。 |
尊重 尊重
|
③复为镇军、建威参军 | 链接课内法: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
又 又
|
C
C
A.仿佛若有光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B.便舍船 | 其人舍然大喜 |
C.从口入 | 从此替爷征 |
D.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山川之美 |
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赢疾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②素简贵,不私事上官。
(5)下列对两则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C
A.陶渊明年轻时心怀高尚的理想,知识渊博并且善于学习,《桃花源记》寄寓了他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
B.【甲】文虚实结合,描绘了美好和谐的桃花源社会;【乙】文聚焦人物的典型事迹,刻画出陶潜淡泊名利的真性情形象。
C.【甲】【乙】两文主要使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传神地表现了陶渊明对桃花源般的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
D.【甲】文以渔人的游踪为线索,借渔人所见所闻寄托了作者对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的桃花源的向往。
(6)结合【乙】文和《桃花源记》的内容,具体说说陶渊明笔下的武陵人为什么对桃花源如此神往。
【答案】仅仅,只;尊重;又;C;C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7/5 8:0:9组卷:69引用:0难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