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中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未被利用的氮、磷等污染物汇入周边流域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科研人员以“稻-鸭(杂食动物)-鱼(以浮游生物为食)”共作的生态农业模式(RDS)和常规种植模式(CK)下的水稻田为研究对象,探索两种模式下水稻生长各时期水体中氮、磷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水稻生长时期各处理区氮磷浓度变化
(注:TN表示水体的总氮量,TP表示水体的总磷量 )
(1)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往往以单一的农作物种植为主,虫害严重,主要原因是:传统种植模式下的农田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传统种植模式下的农田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2)RDS模式对灌溉水至分蘖前期中TN、TP的去除率均大于大于(填“大于”、“小于”或“无显著差异”)CK 模式,一是因为鸭、鱼粪便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为水稻提供无机盐鸭、鱼粪便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为水稻提供无机盐,从而减少了化肥的使用;二是因为鸭的穿行与啄食而刺激了水稻根系的生长,促进了水稻对N、P的吸收水稻对N、P的吸收。
(3)研究人员又测定了不同生长时期水稻田中的浮游藻类生物量,发现RDS组显著低于CK组,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是鱼和鸭的捕食作用和N、P含量降低不利于藻类生长繁殖鱼和鸭的捕食作用和N、P含量降低不利于藻类生长繁殖(简述2点)。
(4)RDS模式通过鸭、鱼的引入最终实现了稻鸭鱼多丰收。请结合该模式中鸭、鱼、水稻、浮游藻类、害虫种间的关系,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对上述结果进行解释:①鸭和鱼取食浮游藻类,减少其与水稻的竞争,使水稻能获得更多光能;
②鸭捕食害虫,减少水稻流向害虫的能量,让更多能量留在水稻体内;
③浮游生物的能量流入鱼和鸭体内,害虫的能量流向鸭,最终实现水稻、鸭、鱼同时增产;
④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①鸭和鱼取食浮游藻类,减少其与水稻的竞争,使水稻能获得更多光能;
②鸭捕食害虫,减少水稻流向害虫的能量,让更多能量留在水稻体内;
③浮游生物的能量流入鱼和鸭体内,害虫的能量流向鸭,最终实现水稻、鸭、鱼同时增产;
④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②鸭捕食害虫,减少水稻流向害虫的能量,让更多能量留在水稻体内;
③浮游生物的能量流入鱼和鸭体内,害虫的能量流向鸭,最终实现水稻、鸭、鱼同时增产;
④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②鸭捕食害虫,减少水稻流向害虫的能量,让更多能量留在水稻体内;
③浮游生物的能量流入鱼和鸭体内,害虫的能量流向鸭,最终实现水稻、鸭、鱼同时增产;
④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考点】能量流动的特点及相关计算.
【答案】传统种植模式下的农田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大于;鸭、鱼粪便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为水稻提供无机盐;水稻对N、P的吸收;鱼和鸭的捕食作用和N、P含量降低不利于藻类生长繁殖;①鸭和鱼取食浮游藻类,减少其与水稻的竞争,使水稻能获得更多光能;
②鸭捕食害虫,减少水稻流向害虫的能量,让更多能量留在水稻体内;
③浮游生物的能量流入鱼和鸭体内,害虫的能量流向鸭,最终实现水稻、鸭、鱼同时增产;
④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②鸭捕食害虫,减少水稻流向害虫的能量,让更多能量留在水稻体内;
③浮游生物的能量流入鱼和鸭体内,害虫的能量流向鸭,最终实现水稻、鸭、鱼同时增产;
④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62引用:2难度:0.7
相似题
-
1.科学家发现一生态系统遭到某外来物种入侵,随即开展了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如图甲,同时对轻度入侵区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乙[注: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a)].请回答:
(1)丰富度是指
(2)该入侵物种能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它植物生长发育,同时能引起昆虫和动物拒食。入侵物种与本地植物之间构成
(3)研究发现:黑麦草能抑制该入侵物种的生长。为了解其抑制机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黑麦草幼苗一段时间。
②取一定量培养过黑麦草的营养液,加入用于培养该入侵物种幼苗的完全营养液中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加入等量的该入侵物种幼苗的完全营养液。
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比较两组入侵物种幼苗的生长情况。
由以上实验步骤可知,该实验目的是探究
(4)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发布:2024/12/31 2:30:2组卷:64引用:4难度:0.7 -
2.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下列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0 23:0:2组卷:154引用:28难度:0.7 -
3.植食性动物在获取食物的过程中,存在食入量,未食入量;同化量、未同化量;有机物质积累量、呼吸代谢消耗量等不同形式的能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16 0:30:1组卷:11引用:5难度:0.7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