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同学们的法治意识,某校七年级(1)班准备以“走进法治天地,感受法治力量”为主题,开展一次法治宣传活动。全班分为两个小组进行宣传,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1)法治宣传前,同学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搜集宣传内容?(两个即可)
小组 | 法治宣传内容 |
小组一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只要有了法治,中国梦就能实现。 |
小组二 | 为满足人民“宁静、和谐、美丽”的美好生活向往,2021年1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以法律的形式对噪声排放标准、噪声污染源头预防、加强噪声污染防治信息公开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
(3)小组二的法治宣传内容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三条即可)
【答案】(1)到有关部门(如法院、司法局等)寻求帮助;登录政法部门官网查找资料;翻阅法律条文;咨询法律专业人士;拨打法律部门热线电话咨询等。
(2)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②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3)①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②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③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导、教育人向善。
(2)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②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3)①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②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③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导、教育人向善。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8/25 6:0:8组卷:31引用:3难度:0.4
相似题
-
1.这10来我国制定修订生物安全法,森林法等20多部法律法规,首创设立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把超过25%的国土面积划为生态保护红线,建立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式设立了三江源等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实施长江10年禁渔。从中我们感受到( )
发布:2024/12/28 0:0:1组卷:44引用:4难度:0.5 -
2.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新增“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材料传递出民主和法治的关系是( )
发布:2024/12/28 4:0:1组卷:33引用:3难度:0.6 -
3.近期,我市有不少细心的居民会发现,身边多了一道色彩“靓丽”的“风景线”——垃圾分类投放亭。然而,许多垃圾分类投放亭却成了摆设……垃圾虽小,却牵着民生。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模式粗放,推进垃圾分类迟缓,增加了处理量和难度,造成每年数百亿元的损失。垃圾分类推进迟缓,缘于“有倡议缺标准、有试点少管理,靠自发无惩戒”。
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针对身边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形成了以下两种观点,请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析。
观点一: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只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就能完美推进垃圾分类。
观点二: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以道德来引领,用法治来约束,才能有效解决垃圾分类的难题。发布:2024/12/27 22:30:1组卷:5引用:5难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