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华民族始终有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始终有着‘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情怀,始终有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信念,始终有着‘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期待。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从政杂谈》一文中说道:“高尚的气节是每一个领导者所应有的品质。没有气节,就没有了脊梁骨。”这种气节,就是要从“行己有耻”做起,做好修身的根本工作,然后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程中,为民为公,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谈谈青少年如何培养自信心?
(2)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3)河南大学以“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作为校训,强调学生要以至善作为人生的境界目标。“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案】(1)①自信就在我们自己的心中;要让自信重放光芒,就该相信自己是独特的,是有价值的。②了解和认知自己,才有真正的自信;自信是我们每个人成功经验的累积。③自信源于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
(2)①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②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③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3)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己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身行为。
(2)①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②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③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3)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己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身行为。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0引用:1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