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9月28日,中国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跨海高铁——福厦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它有许多亮点。
亮点一:三维数字助力福厦高铁
福厦高铁全线濒临海湾,由北向南跨越诸多海湾与大江大河,存在涌水涌泥、断层破碎带、采空区等不良地质,还要攻克海风海水腐蚀、季节性台风影响、高速铁路桥梁变形等一系列难题。 |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首次在福建的铁路建设中得到全线全专业的应用,攻克了福厦高铁从蓝图到现实的技术难题。 桥梁建设过程中,泥沙分离器、混凝土超灌提醒仪、超声波检孔仪、智能温控系统等10余种最新技术工艺被采用,打通施工瓶颈,填补我国高铁建设领域的多项空白。 |
亮点二:串联起“黄金旅游带”
福厦高铁的开通运营,将东南沿海城市群串联起一条“黄金旅游带”,厦门、漳州、泉州等地形成“半小时交通圈”,极大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往来,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结合亮点二,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福厦铁路开通运营的积极影响。
亮点三:浓郁的福建特色
福厦高铁全线7座新建站房,分别融入当地最具代表性的自然风光、人文精神、历史文化。
站点 | 特色 | |
福州南站 |
![]() |
站房外立面造型以“古厝叠浪”为核心立意,整体轮廓融入古厝屋脊线型风格,实现功能布局与立面造型的融合为一,展现“三坊七巷”文化底蕴;线下候车大厅以马鞍墙造型进行单元式设计,以高低起伏的铝管吊顶模拟海浪层叠涌动,映射海上丝路的历史演变 |
莆田站 |
![]() |
站房整体呼应山水之势,将莆田城市的妈祖文化融入其中,尽显“梳帆载志、腾浪远航”的设计理念,体现莆田人民拼搏精神 |
泉州南站 |
![]() |
站房运用闽南特色的“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建筑意象形式,整体造型依山就势,体现历史文化建筑与自然环境的互融互合 |
【答案】(1)①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②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④创新让生活变得更加便捷、舒适;等等。
(2)①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②有利于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繁荣;③有利于方便人民群众出行,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或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④有利于推动国家铁路网的建设,推动福建高质量发展;等等。
(3)福州南站。福州南站的站房融入了古厝屋脊线型风格以及马鞍墙造型,展现“三坊七巷”文化底蕴,将300多年的福州古厝文化以新颖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莆田站。莆田站的站房将莆田城市的妈祖文化融入其中,能让人们了解莆田人民为生活而努力拼搏的故事,感受莆田人民身上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泉州南站。泉州南站的站房结合闽南特有的红砖白石、燕尾脊等建筑意象形式,让人们了解闽南的建筑文化以及历史文化风貌。
(2)①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②有利于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繁荣;③有利于方便人民群众出行,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或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④有利于推动国家铁路网的建设,推动福建高质量发展;等等。
(3)福州南站。福州南站的站房融入了古厝屋脊线型风格以及马鞍墙造型,展现“三坊七巷”文化底蕴,将300多年的福州古厝文化以新颖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莆田站。莆田站的站房将莆田城市的妈祖文化融入其中,能让人们了解莆田人民为生活而努力拼搏的故事,感受莆田人民身上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泉州南站。泉州南站的站房结合闽南特有的红砖白石、燕尾脊等建筑意象形式,让人们了解闽南的建筑文化以及历史文化风貌。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16 13:0:2组卷:5引用:1难度:0.4
相似题
-
1.会飞的汽车、3D打印、婴幼儿专用核磁共振仪……中国进口博览会传递出来的一股强烈的未来讯号,畅想今后的生活,你我的衣食住行将被一大波极具未来范儿的尖货入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创新造福人们的生活
②我国已成为科技强国
③这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结果
④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发布:2024/12/28 2:0:1组卷:8引用:4难度:0.5 -
2.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制度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技术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发布:2024/12/28 2:30:1组卷:54引用:5难度:0.7 -
3.2021年10月19日下午,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主论坛在江西南昌举行,来自HTC、华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育碧、惠普、快手等全球知名企业负责人和学界专家先后登台演讲,共议VR产业的发展前景和应用实践。这说明( )
发布:2024/12/28 3:30:1组卷:11引用:2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