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达10亿,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71.6%。网络丰富了青少年的生活,但也带来了一些困扰与问题。一些网友就此展开了讨论,请你参与其中。
网友“束身自好”说:“我每周都能将上网的时间控制在一小时之内,不沉迷于网络。”网友“聪明睿智”说:“每当在网上看到‘骇人听闻’的信息后,先了解信息出处,看是否权威。”网友“正视绳行”说:“我从来不通过网络侵犯他人隐私、散布谣言或是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
(1)上述三位网友的发言说明了我们应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中学生洪某在校不按时完成作业,经常逃学、上网,家长和老师多次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他却置之不理。为了上网,他多次在校门口寻衅滋事,偷同学的钱,后来因拦路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
(2)材料中洪某拦路抢劫的行为触犯哪部法律?属于什么违法行为?这种违法行为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3)洪某从不按时完成作业、逃学上网发展到拦路抢劫,给我们什么警示?
【答案】(1)①“每周都能将上网的时间控制在一小时之内”做到了不沉迷于网络,能够“信息节食”;②“先了解信息出处,看是否权威”体现了学会辨析网络信息;③“我从来不通过网络侵犯他人隐私、散布谣言或是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体现了自觉遵守道德与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2)刑法;犯罪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当罚性。
(3)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2)刑法;犯罪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当罚性。
(3)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8/12 6:0:3组卷:1引用:6难度:0.1
相似题
-
1.研究人员估计,目前中国青少年患上网瘾的人数已上升到3000多万。为避免网瘾,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
①小泰: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上网有节制
②小安:认识网络成瘾的危害,拒绝网络
③小新:利用网络放松身心,要无拘无束
④小滨:明确上网目的,不浏览无关网页发布:2024/12/29 5:30:5组卷:3引用:1难度:0.7 -
2.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各种游戏、应用的开发推广,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手机,成为“低头族”。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也加入了这个群体,成了十足的“手机控”。告别“手机”( )
发布:2024/12/28 2:0:1组卷:3引用:3难度:0.8 -
3.网络游戏、虚假交易是网络诈骗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骗子在社交平台发布卖游戏装备的广告,诱导受害人以“注册费、押金”等名义支付费用。当支付费用后再联系对方时,发现已被拉黑。对此,下列建议可取的有( )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全不信
②网络游戏影响学习,不沉迷
③遭遇网络游戏诈骗,不沉默
④通过网络支付费用,不草率发布:2024/12/28 2:0:1组卷:6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