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两支物理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1)方案一,小刚用石块按如图1实验步骤依次进行实验。由图1可知,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22N,排开水的重力G排=1.91.9N,发现F浮≠G排,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不可能是 BB(选填下列字母序号);
A.最初溢水杯中的水未装至溢水口
B.整个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都没有校零
C.步骤C中,石块浸没后,碰触到溢水杯底部
(2)方案二,如图2,小明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升降台C上,用升降台来调节溢水杯的高度。当小明逐渐调高升降台,发现随着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 减小减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且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变化量 等于等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的示数变化量,从而证明了F浮=G排;为了多次实验得到普遍规律,方案 二二(选填“一”或“二”)的操作更加简便;
(3)该同学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另一工艺品的密度时,发现该工艺品的重力超过了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了能准确测出该工艺品的密度,聪明的小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将一圆柱形烧杯漂浮在盛有水的玻璃水槽中,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槽中水的深度为h1;
②将工艺品轻轻放入水槽中,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槽中水的深度为h2;
③将工艺品从水槽中取出,平稳放在烧杯中,如图丙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槽中水的深度为h3;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小敏测出工艺品的密度表达式为ρ工艺品=ρ水(h3-h1)h2-h1ρ水(h3-h1)h2-h1(用已知的物理量表示);
(4)同组同学对实验过程提出质疑,认为将工艺品从水中取出时会沾水,导致测量的密度会产生误差。你认为由于工艺品沾水导致小敏测出工艺品的密度将 无影响无影响(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ρ
水
(
h
3
-
h
1
)
h
2
-
h
1
ρ
水
(
h
3
-
h
1
)
h
2
-
h
1
【答案】2;1.9;B;减小;等于;二;;无影响
ρ
水
(
h
3
-
h
1
)
h
2
-
h
1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7/21 8:0:9组卷:188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小明想在实验室中验证阿基米德原理,以下是他选择的方案:
(1)方案一,小明用石块(不吸水)按如图甲实验步骤依次进行实验,由甲图可知,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0.5N,排开水的重力G排=N。发现F浮≠G排,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A.整个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都没有校零
B.步骤C中,水没有加至溢水口
(2)为了使操作更加简便且能减小误差,更加合理的顺序是 (填字母),由步骤A、C还可以算出石块的密度是 g/cm3。
(3)方案二,如图乙,小明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升降台C上,用升降台来调节溢水杯的高度。当小明逐渐调高升降台,发现随着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且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变化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的示数变化量,从而证明了F浮=G排。发布:2024/7/7 8:0:9组卷:61引用:2难度:0.5 -
2.某中学两支物理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1)方案一,小刚用石块按如图甲实验步骤依次进行实验(图1甲C图中倾斜的烧杯代替了溢水杯)。由图可知,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N,排开水的重力G排=N,发现F浮≠G排,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选填下列字母序号,多选);
A.最初自制溢水杯中的水未装至溢水口
B.整个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都没有校零
C.步骤C中,石块浸没后,碰触到溢水杯底部
(2)方案二,如图1乙,小明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升降台C上,用升降台来调节溢水杯的高度。当小明逐渐调高升降台,发现随着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且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变化量等于B的示数变化量,从而证明了F浮=G排;为了多次实验得到普遍规律,方案 (选填“一”或“二”)的操作更加简便;
(3)然后小明想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某实心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让小空筒漂浮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2甲;
②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12mL,如图2乙;
③将烧杯中12mL水倒掉,从水中取出金属块,并将溢水杯的水加满至如图2丙;
④将金属块放入小空筒,小空筒仍漂浮在水面,测得此时溢出水的体积为36mL,如图2丁;
则被测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3。发布:2024/7/7 8:0:9组卷:336引用:1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