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甲]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峡》节选) [乙]
江水又东径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崯,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沿溯阻绝 断断
②则素湍绿潭 白色的白色的
③良多趣味 实在实在
④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 有的有的
(2)翻译下面句子。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
②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 有好几十步远,都是人脸的形状有好几十步远,都是人脸的形状。
(3)原文句子填空。
①甲文中第一段描写三峡夏季的景色,侧面描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船行之快烘托水流之急。
②乙文选段说明的对象是人滩,介绍人滩得名原因的句子是: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崯,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崯,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
(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朝发白帝城》。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表达的情感不同: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或语言风格不同:渔歌更口语化、更通俗。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表达的情感不同: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或语言风格不同:渔歌更口语化、更通俗。
【答案】断;白色的;实在;有的;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有好几十步远,都是人脸的形状;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崯,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表达的情感不同: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或语言风格不同:渔歌更口语化、更通俗。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4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