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引经据典,明理明德。根据语境填空。
(1)诗中有情,情传千载。“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不破楼兰终不还
。”是戍边将士的报国之情;“
只解沙场为国死
只解沙场为国死
,何须马革裹尸还。”是一代伟人博大的家国情怀;“
孤帆远影碧空尽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是好友相送的离别之情;“
却看妻子愁何在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漫卷诗书喜欲狂
。”是诗人杜甫听到胜利消息急于返乡的喜悦之情。
(2)玲玲热心帮助盲人,妈妈称赞她说:“做人应该要有同情心,正如《孟子》中所言:‘
恻隐之心
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
人皆有之
’”。
(3)“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
豆蔻
梢头二月初。”描写的是十三四岁的女子。“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七十岁为
古稀
古稀
之年。
(4)“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
挂在天边的新月
挂在天边的新月
,行动轻快灵活,仿佛
田沟里的水蛇
田沟里的水蛇
。”作者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小艇
行动灵活自如
行动灵活自如
的特点。

【答案】不破楼兰终不还;只解沙场为国死;孤帆远影碧空尽;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豆蔻;古稀;挂在天边的新月;田沟里的水蛇;行动灵活自如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7/28 8:0:9组卷:2引用:1难度:0.9
相似题
  • 1.(1)《乡村四月》中突出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劳动的紧张、繁忙的两句是:
     
     

    (2)小学生活即将结束,朋友分别在即,在毕业纪念册上,你会用高适《别董大》中的“
     
     
    ”表达你的离别之情。
    (3)《论语》中有许多论述学习方法的语句,如:“
     
    ,可以为师矣。”
    (4)人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北宋诗人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只缘身在此山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发布:2025/3/13 11:30:2组卷:9引用:1难度:0.7
  • 2.课外阅读之经典诗词名句默写。
    (1)三万里河东如海,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
     
    ,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4)落日无情最有情,
     
    。(杨万里《初秋行圃》)

    发布:2025/3/13 11:30:2组卷:30引用:1难度:0.4
  • 3.
     
    ,海上明月共潮生。

    发布:2025/3/13 11:30:2组卷:1引用:1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