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青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可随着细胞液pH变化改变颜色,使花瓣和果实呈现多种色彩,常见的花青素有天竺葵素(图1)、矢车菊素、飞燕草素等。

(1)已知花青素在植物体内以苯丙氨酸(图2,其R基的元素组成为-C7H7)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结合图1判断,下列与天竺葵素化学元素组成相同的是 BB。
A.NaOH
B.葡萄糖
C.水
D.核苷酸
(2)根据资料分析,花青素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的 DD中。
A.细胞壁
B.叶绿体
C.细胞质基质
D.液泡
研究证明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抑菌、抗衰老及抗癌作用,对肝脏、心脑血管和视力具有保护作用,富含花青素的食物有黑莓、蓝莓、紫薯、紫甘蓝等,可从中提取、纯化花青素。
研究人员欲探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蓝莓中花青素含量及活性的影响,首先从蓝莓中提取各种花青素并分析它们的含量,结果如图3。
(3)据图3分析,要进一步探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蓝莓中花青素含量及活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应选择哪些种类的花青素做为主要指标进行检测 AA。
A.D3G和C3G
B.D3A和M3G
C.P3G和M3A
D.C3G和P3G
研究人员测定干燥的不同条件对蓝莓中某种花青素保留率的影响,结果如图4所示。
(4)图4中自变量是 ABCABC。
A.不同干燥方式(热风及远红外干燥)
B.干燥温度
C.干燥时间
D.花青素保留率
(5)已知蓝莓的干燥处理一般需要持续4h以上才能达到效果,根据图4实验结果选择更适合的干燥方式及干燥温度并写出判断理由 远红外60℃,花青素保留率最高远红外60℃,花青素保留率最高。
研究人员欲探究蓝莓中花青素对糖尿病小鼠肝脏是否有保护作用。主要实验方法如下:
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小鼠若干只,其中一部分高脂饮食4周构建为糖尿病小鼠,再随机分为六组:NC组-8只健康小鼠;DM组-8只糖尿病小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MET组-8只糖尿病小鼠,灌胃250mg/kg盐酸二甲双胍溶液;蓝莓花青素低剂量组8只(BA-L组)、中剂量组8只(BA-M组)和高剂量组8只(BA-H组)均为糖尿病小鼠,分别灌胃100、200、300mg/kg蓝莓花青素;以上灌胃操作均持续4周后进行检测。
肝功能以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为检测指标(已知正常情况下,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结果如图5。

(6)将小鼠“随机”分组主要体现了实验设计中哪一原则 BB。
A.可重复
B.控制无关变量
C.设置对照
D.控制自变量
(7)下列关于实验设置的说明正确的是 ABAB。
A.对比NC组与DM组小鼠血液中谷丙转氨酶活性,说明糖尿病小鼠的肝功能受损
B.对比DM组与MET组小鼠血液中谷丙转氨酶活性,说明盐酸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小鼠肝脏有保护作用
C.肝细胞内谷丙转氨酶活性也可作为检测指标
D.为节约时间,灌胃操作可以持续一天即进行肝功能检测
(8)已知糖尿病会造成肝功能损伤,据图5推测,谷丙转氨酶活性越 高高(高/低)说明肝功能损伤程度越高。
(9)据图5分析,描述实验结果及结论:实验结果:糖尿病组谷丙转氨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健康小鼠组,灌胃250mg/kg盐酸二甲双胍溶液组小鼠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灌胃蓝莓花青素组也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谷丙转氨酶活性,但均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蓝莓花青素对糖尿病小鼠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一定范围内剂量越大,保护作用越大实验结果:糖尿病组谷丙转氨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健康小鼠组,灌胃250mg/kg盐酸二甲双胍溶液组小鼠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灌胃蓝莓花青素组也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谷丙转氨酶活性,但均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蓝莓花青素对糖尿病小鼠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一定范围内剂量越大,保护作用越大。
【答案】B;D;A;ABC;远红外60℃,花青素保留率最高;B;AB;高;实验结果:糖尿病组谷丙转氨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健康小鼠组,灌胃250mg/kg盐酸二甲双胍溶液组小鼠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灌胃蓝莓花青素组也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谷丙转氨酶活性,但均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蓝莓花青素对糖尿病小鼠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一定范围内剂量越大,保护作用越大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7/19 8:0:9组卷:17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