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像海马的脑区(H区)密切相关。图中的Ⅰ~Ⅲ表示生理过程。

(1)在小鼠H区的传入神经上施加单次的强刺激,传入神经末梢内的神经递质——谷氨酸从突触小体释放到突触间隙,共通过了 00层生物膜,所发生的神经信息的转换是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
(2)如果在H区的传入神经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如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
①如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在 Ca2+和钙调蛋白Ca2+和钙调蛋白作用下,C酶由无活性状态变成有活性状态。
②研究发现,对小鼠H区的传入神经施以HFS,休息30分钟后,检测到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
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完成过程Ⅱ的结构基础是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③在神经递质的作用下,激活的A受体的通道蛋白开放,大量的Na⁺通过 协助扩散协助扩散方式内流,此时所发生的膜电位的变化是 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
④为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将T的磷酸化位点发生突变的一组小鼠,用HFS处理H区传入神经,30分钟后检测H区神经细胞突触后膜A受体能否磷酸化。请评价该实验方案并加以完善 该实验方案存在两处缺陷。第一,应补充一组对未突变小鼠同样处理的对照实验。第二,应补充施加HFS后检测和比较以上两组小鼠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的步骤该实验方案存在两处缺陷。第一,应补充一组对未突变小鼠同样处理的对照实验。第二,应补充施加HFS后检测和比较以上两组小鼠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的步骤。
(3)据图可知,在突触处神经信息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只在突触后膜上存在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只在突触后膜上存在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
【考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答案】0;电信号→化学信号;Ca2+和钙调蛋白;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协助扩散;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该实验方案存在两处缺陷。第一,应补充一组对未突变小鼠同样处理的对照实验。第二,应补充施加HFS后检测和比较以上两组小鼠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的步骤;只在突触后膜上存在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8引用:3难度:0.6
相似题
-
1.神经递质与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息息相关。下列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5:0:5组卷:3引用:2难度:0.7 -
2.在人的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上海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的“沉默突触”沉默之谜。请你推测“沉默突触”不能传递信息的原因是( )
①突触小体内没有细胞核
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
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
④突触小体不能释放相应的递质发布:2024/12/31 3:0:2组卷:48引用:13难度:0.9 -
3.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5:0:5组卷:6引用:4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