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
鲧(gǔn)禹(yǔ)治水 传说,上古时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百姓们流离失所,生活十分悲惨。
当时的首领虞(yú)舜(shùn)命令鲧来治理洪水。鲧筑堤阻拦洪水,还筑城墙来围堵洪水,可是都失败了。后来,鲧听说天上有一种神土叫息壤,能够自己生长,而且永远也用不完,于是上天盗取了神奇的息壤。鲧在滔天的洪水中撒下息壤,用息壤筑起河堤。洪水上涨一尺,息壤也长高一尺。可是河堤越筑越高,却始终挡不住不断涨高的洪水。天帝发现鲧盗走了息壞,勃然大怒,派火神杀死了鲧。
鲧死后,虞舜听说鲧的儿子禹贤明能干,便命令禹负责治水。禹接受治水任务后,毫不犹豫地告别了新婚的妻子,启程赴任。他认为,应该用疏导的方法,劈开大山,开挖大河,让洪水顺着河道流入大湖和大海,这样才能根治洪水。
于是,禹便带着成千上万的民工去开山挖河,治理洪水。他不辞辛苦,日夜苦干,带着治水的人疏导了九条河道,劈开了九座大山,修治了九个大湖,筑起了无数堤坝。洪水终于被驯服了,顺着河道流入大湖、大海。艰苦卓绝的治水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百姓们终于又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
(1)在短文中找到对应的词语填空。
①形容非常生气,愤怒之极。 勃然大怒勃然大怒
②形容非常果断,没有半点迟疑。 毫不犹豫毫不犹豫
(2)鲧和禹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治水?结果怎样?梳理文中关键信息填空。
治理方法 | 治理结果 | |
鲧 |
筑堤,筑城墙,盗取了神奇的息壤筑起河堤。 筑堤,筑城墙,盗取了神奇的息壤筑起河堤。
|
失败 失败
|
禹 |
开山挖河,治理洪水。 开山挖河,治理洪水。
|
胜利 胜利
|
B
B
提出的问题。“这个故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这是针对
A
A
提出的问题。A.文章写法
B.文章内容
C.生活经验
(4)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往往蕴含着强大的“中国精神”,你从这个故事中,读到了大禹
治理水患的科学意识
治理水患的科学意识
、奉献公众的牺牲
奉献公众的牺牲
的精神。你还知道《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
》故事中的 精卫
精卫
(谁),具有 英勇顽强、不畏艰苦
英勇顽强、不畏艰苦
的精神。【答案】勃然大怒;毫不犹豫;筑堤,筑城墙,盗取了神奇的息壤筑起河堤。;失败;开山挖河,治理洪水。;胜利;B;A;治理水患的科学意识;奉献公众的牺牲;精卫填海;精卫;英勇顽强、不畏艰苦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24 6:0:4组卷:5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下列民间故事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5/3/8 19:30:2组卷:5引用:1难度:0.6 -
2.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话故事: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桓景回到家乡,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现了。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所有的人家。
②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③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
(2)概括这个神话故事的主要内容。
(3)重阳节有哪些习俗?
(4)桓景为什么要与瘟魔对战?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发布:2025/3/11 5:30:3组卷:7引用:1难度:0.1 -
3.快乐阅读
(1)写出下面情节出自的民间故事。
①万里寻夫,哭倒长城。
②以纸叠驴,稳渡东海。
③田螺变人,勤做家务。
④惊雷裂墓,化蝶双飞。
(2)民间故事的特点是:内容
(3)我推荐的民间故事是发布:2025/3/6 19:0:2组卷:2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