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层面的重要价值取向,某校八年级(1)班道德与法治课外学习兴趣小组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部分内容,请你参与。
【自由篇】讨论会上关于“自由”两位同学这样说。
强强:疫情期间限制自由出入,就是对公民自由权利的侵犯
乐乐:你说的不对、因为我国是法治国家,处理好法治与自由的关系,需要认识到……
(1)运用所学知识,补充完整乐乐的话。
【平等篇】关于“平等”,小维同学搜集到下面两则材料。
材料一我国有关法律规定,残疾人补贴和残疾人等级是相关的,等级不同,福利待遇也会有所差别。
材料ニ我国法律规定,国家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所有公民的保护或者惩罚都是平等的,不得因人而异。
两则材料中的”有所差别”和“不得因人而异”体现了“平等”这一价值取向的两方面含义。
(2)请你分别指出“平等”的不同含义。
【公正篇】
司法是实现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在工作报告中指出,下一阶段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以司法担当化解矛盾纠纷。以公正司法实现公平正义。
同学们对“人民法院如何实现司法公正”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
(3)请你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总结篇】
为了巩固学习成果,增强自觉践行的意识,活动结束前,老师让同学们在日记中选法治价值取向,表达自己践行的打算。
(4)请你也来写写吧。
【答案】(1)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规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在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能享自由。
(2)材料一: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材料二: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3)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等。
(4)增强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依法办事,努力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2)材料一: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材料二: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3)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等。
(4)增强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依法办事,努力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1引用:2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