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课外阅读。
北京四合院材料一:
ㅤㅤ北京四合院之所以有名,首先在于它的历史悠久。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元世祖忽必烈把土地分给京城的官吏们营建住宅,北京传统四合院住宅的大规模形成即由此开始。
ㅤㅤ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了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簪、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檐柱上的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登斯庭院,有如步入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北京四合院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
ㅤㅤ这也是北京四合院有名的原因之一。
材料二:
ㅤㅤ顺治九年皇帝命政府对四合院建筑的使用作了新的规定。按这个规定,亲王府正门是一溜七间。其中有三间开门,上盖用绿琉璃瓦,每门金钉六十有三。世子府减亲王七分之二,也就是五间。到贝勒就只能是正门三间,启门一间了。这几间门房上边用大屋脊,设吻,脊上有仙人走兽(就是房顶四角上那一溜小人小兽)。
ㅤㅤ普通百姓只准用一间房,更没资格用琉璃瓦。官宅和民宅又有区分,这就创造出了四合院中使用最为广泛、变化最为多样的“广亮大门”。
ㅤㅤ如何通过这宅门知道是当官家还是民户呢?在大门以上,顶瓦之下跟房檐挨有两件装饰物叫作“雀替”和“三幅云”,只要看一眼有没有这两件装饰物,就知道是不是官家。如果有,再看一看颜色花样,便能分出是几品几级了。如果没有雀替、三幅云,不用说那是民家。
(节选自邓友梅《四合院》,有删改)材料三:四合院全院鸟瞰图。

(1)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有目的地进行阅读。
任务一:为游客画一张北京四合院参观路线图。
任务二:请你担任小导游,为游客重点讲解一处有特色的结构。
筛选材料:要完成任务一,要重点阅读
C
C
;要完成任务二,要重点阅读
B
B

A.材料一
B.材料二
C.材料三
(2)阅读材料一,说一说四合院有什么特点。
一是历史悠久;二是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一是历史悠久;二是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3)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北京四合院大规模建设始于元代。

②北京四合院的“门”是有讲究的,从“门”可以看出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③北京四合院这一建筑给人呆板单调之感。
×
×

【答案】C;B;一是历史悠久;二是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9/27 0:0:1组卷:2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经常受到侵华日军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侵华日军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护转移的乡亲,他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杀害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牺牲时年仅13岁。
          材料二:邱少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1952年10月,为打击盘踞(jù)在上甘岭的敌人,他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负了发起冲锋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他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邱少云身上燃起了大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也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6岁。
    (1)古往今来,爱国英雄层出不穷,他们为国家、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下列选项中,都属于爱国英雄的一组是
     

    A.孔子 岳飞 杨靖宇
    B.李白 方志敏 董存瑞
    C.林则徐 黄继光 赵一曼
    (2)阅读两则材料,从牺牲时“年仅13岁”“年仅26岁”这些语句中,我感受到了
     

    (3)从两则材料中,选择一个最打动你的句子,用“_____”画出来,并把打动你的原因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发布:2025/3/12 8:0:1组卷:27引用:1难度:0.8
  • 2.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1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 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截止到2011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
     

    发布:2025/3/9 21:30:2组卷:35引用:5难度:0.4
  • 3.非连续性文本。
    项目 上网时间、年龄 上网目的
    调查项目 每天都上网的学生 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 10岁以前“触网” 聊天交友 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 玩网络游戏 学习、查阅资料
    所占比例 82.9% 70.4% 61% 19.3% 34.4% 30% 16.3%
    (1)下列从统计表中得出的结论,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有82.9%的学生每天都会上网。
    B.中小学生上网的人数不多。
    C.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小学生上网是为了看动漫、电影和下载音乐。
    D.有16.3%的学生上网是为了学习、查阅资料。
    (2)你觉得上网和学习成绩的好坏有关系吗?说说你的理由。
    (3)请你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反映的情况,结合自己的体会,向广大中小学生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

    发布:2025/3/9 11:0:2组卷:41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