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治理在前行:
为了解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取得的成就,地学小组的同学们开展了以“黄河的沙”为主题的“云研学”活动。如图为黄河流域及干流主要水文站不同年份含沙量统计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与1989年以前相比,黄河干流1989~2015 年的平均输沙量 减少减少;1989~2015年的平均输沙量 BB (单项选择)。
A.上游的兰州站为0.94亿吨
B.中游的小浪底站为3.80亿吨
C.下游的利津站最少
D.头道拐站比小浪底站少10.84亿吨
(2)黄河泥沙主要来自 中游中游河段,某同学对其现象及形成原因做了如下总结。请找到其中三处错误。
黄河在此穿行于晋陇峡谷,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缺乏、侵蚀严重、春季降雨多以暴雨出现,加上当地长期开垦梯田种植柑橘,开采煤炭、石油等能源,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导致了酸雨的形成。高原上的泥土大量进入黄河,使该段河床高于地面,从河水颜色看堪称真正的“黄”河。
示例:错误:导致了酸雨的形成
错误1:穿行于晋陇峡谷穿行于晋陇峡谷;
错误2:春季降雨多以暴雨出现春季降雨多以暴雨出现;
错误3:开垦梯田种植柑橘开垦梯田种植柑橘。
(3)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对下游产生了影响,请完成一一对应。

依据“黄河流域必须下大力气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的思想,同学们绘制了黄河流域协同发展的框图。

(4)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分别与②、③对应的内容,填在相应位置。
A.水土保持
B.节约用水
C.减少污染
D.水力发电
②BB;③AA。
(5)在治理好各自河段的同时,也要考虑对其下游河段的贡献。参照框图中的乙,写出甲和丙处的内容。
甲:为上游灌区提供丰富的水源为上游灌区提供丰富的水源;
丙:减少进入下游的泥沙减少进入下游的泥沙。
【考点】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特征.
【答案】减少;B;中游;穿行于晋陇峡谷;春季降雨多以暴雨出现;开垦梯田种植柑橘;B;A;为上游灌区提供丰富的水源;减少进入下游的泥沙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93引用:7难度:0.4
相似题
-
1.读图回答:
(1)黄河发源于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北麓,注入
(2)该图表示的是黄河
(3)该河段多灾的原因为
(4)根治黄河的关键是发布:2024/12/26 11:0:2组卷:55引用:3难度:0.1 -
2.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 )
发布:2024/12/20 7:30:1组卷:5引用:3难度:0.5 -
3.某中学开展“关爱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如图为“黄河各河段径流量和含沙量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步:数据分析--活动小组将搜集到的数据绘制成图形(如图所示)进行分析。
(1)黄河含沙量最大的是在
第二步:实地考察--活动小组成员暑假期间到黄土高原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
(2)在去延安的途中,同学们发现沿途地表植被生长茂盛,与他们想象的反差很大。
由此推断:当地人们可能加强了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发布:2024/12/26 10:0:1组卷:3引用:2难度:0.3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