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科普短文,请回答问题。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按蚊的叮咬在人群中传播。疟原虫进入人体后,在红细胞中增殖,导致红细胞被破坏。患者表现为贫血、脾肿大、消化系统炎症、支气管炎及其他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疟疾发病率较高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引起镰状细胞贫血的突变基因频率也较高。该突变基因引起血红蛋白β链的氨基酸序列改变,当血液中氧浓度低于正常值时,红细胞由两面凹的圆盘状变为弯曲的镰刀状,容易破裂引起贫血,严重时会导致死亡。当突变基因纯合时会导致镰状细胞贫血,而杂合子则没有严重的临床症状。
为什么疟疾流行区,引起镰状细胞贫血的突变基因频率较高?1949年英国医生安东尼•艾利森推测杂合子可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疟疾,并调查了某热带地区290位儿童的疟疾发病率,结果如表。
患疟疾人数及比例 | 未患疟疾人数及比例 | 总计 | |
携带突变基因的杂合子 | 12(27.9%) | 31(72.1%) | 43 |
无突变基因的纯合子 | 113(45.7%) | 134(54.3%) | 247 |
上述事实或许可以解释:尽管镰状细胞贫血突变基因频率会因贫血患者的死亡而逐渐下降,但在疟疾高发区仍有较高的频率。
(1)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
替换
替换
、增添或缺失,诱发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 生物
生物
因素。(2)概括上文中“某热带地区儿童疟疾发病率”的调查结果:
杂合子患疟疾的比例远低于无突变基因的纯合子
杂合子患疟疾的比例远低于无突变基因的纯合子
。(3)疟疾流行区镰状细胞贫血突变基因频率高,请从进化的角度阐明原因:
杂合子不容易患疟疾,在疟疾高发地区杂合子生存机会比无突变基因的纯合子大,因而有更多的机会将镰状细胞贫血突变基因传给后代
杂合子不容易患疟疾,在疟疾高发地区杂合子生存机会比无突变基因的纯合子大,因而有更多的机会将镰状细胞贫血突变基因传给后代
。(4)以上实例说明,基因突变是有害还是有利,与
环境
环境
有关。【考点】基因突变的实例;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及其发展.
【答案】替换;生物;杂合子患疟疾的比例远低于无突变基因的纯合子;杂合子不容易患疟疾,在疟疾高发地区杂合子生存机会比无突变基因的纯合子大,因而有更多的机会将镰状细胞贫血突变基因传给后代;环境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7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红蛋白多肽链中,一个谷氨酸被缬氨酸替换.如图是该病的病因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DNA上的碱基对发生改变,遗传学上称为
(2)图中②的过程称为
(3)人的血红蛋白是由4条多肽链574个氨基酸构成,在完成③过程时,至少脱去发布:2025/1/3 8:0:1组卷:28引用:1难度:0.5 -
2.图1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图2中①②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请分析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3)③的碱基组成为
(4)这种病十分罕见,严重时会导致个体死亡,这表明该变异的特点有多害性和
(5)图2中,②属于哪种类型的变异:发布:2024/8/9 8:0:9组卷:2引用:1难度:0.5 -
3.导致人类发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最根本原因是( )
发布:2024/11/11 8:30:2组卷:66引用:14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