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与思考
情境一:图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②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②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情境二:2020年2月24日,居民周某在疫情期间创建4个微信群,编造谣言,鼓动民众储备粮食、蔬菜等生活物资至少半年到两年时间,给社会造成恶劣影响。公安机关对周某给予行政拘留10日并罚款500元处罚。
(1)周某的行为属于 行政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行为。
(2)案例启示我们,理性参与网络应该:①恪守道德和法律。②学会辨析网络信息。③让谣言止于智者①恪守道德和法律。②学会辨析网络信息。③让谣言止于智者。
情境三:福州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2020年1月25日《公告》第七条:在疫情存续期间,市民进入地铁站及乘车时必须佩戴口罩。国庆期间,市民张某乘坐地铁不戴口罩,并且不听劝告,强行上车,并辩驳道:“戴不戴口罩是我的自由,你们无权干涉。”
(1)判断:张某的观点正确吗?
(2)请用自由、规则的有关知识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3)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答案】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②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行政违法行为;①恪守道德和法律。②学会辨析网络信息。③让谣言止于智者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8/30 5:0:8组卷:2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一次失信、处处受限
随着信贷市场的不断发展,申请贷款的人越来越多,而欠钱不还的人也变得多了起来。为了打击那些欠款不还的“老赖”,国家陆续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2021年起,“老赖”唯一的住房法院可拍卖;“老赖”虚拟账户法院可查封冻结;法院可网上冻结、划扣“老赖”财产;“老赖”名单同步芝麻信用,网购受限;“老赖”不得担任企业负责人、高管等;“老赖”车辆上不了高速;“老赖”水陆空出行均受阻;“老赖”高消费统统驳回……不仅“老赖”处处受限,连“老赖”的家人也要处处受限。
请你谈谈对“一次失信,处处受限”的看法。发布:2024/10/21 6:0:2组卷:16引用:3难度:0.3 -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围绕民法典的学习,小闽和同学们展开讨论,并在学校论坛上发了以下帖子。请你就以下问题跟帖参与探究,分享观点。小桐:我爸爸按合同规定把自己服装厂里的一批服装销售给李老板,但李老板因生意亏本拒不按照合同结算这批服装款项。 小闽: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李老板的行为真的太过分了。 小岩:小桐,你爸爸应当善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2)小桐的爸爸打算运用法律来维权,他具体可以怎样做?发布:2024/10/19 4:0:1组卷:5引用:1难度:0.2 -
3.初三模拟考试中,成绩优秀的小明为好朋友小刚传递试题答案,小刚因此而“学习进步”,并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二人庆幸不仅没有被人发现,还受到夸奖。这说明二人( )
①是真诚合作的好朋友
②缺乏诚信
③不尊敬师长
④有正确的进取心。发布:2024/10/31 8:0:1组卷:5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