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延安的蜕变
历史上,延安市沟壑纵横,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经过几十年的综合治理,生态恢复加快。目前,植被覆盖率高达81.3%,每年输送到黄河的泥沙量由2.5亿吨下降到0.31亿吨。黄土地变成了“绿水青山”,变成了一座座“金山银山”。这片民俗独特的革命老区变成了宜居、宜业、宜游,欣欣向荣、赏心悦目的生态“大公园”。
材料二 延安的位置和生态治理示意图。
(1)延安市位于我国的 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地区(地形区),该地形区南部的 秦岭秦岭(山脉)与淮河构成了一条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2)“雨涝流泥浆,冲成万条沟,肥土顺水流,籽苗连根丢”是延安过去的真实写照。这说明过去的延安市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 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列举两条产生此种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水集中、乱砍乱伐、破坏植被、过度樵采、毁林开荒等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水集中、乱砍乱伐、破坏植被、过度樵采、毁林开荒等。
(3)现在的延安由昔日的黄土地变成了土不下坡、绿水长流的生态“大公园”。结合材料分析,延安人民采用了哪些生态措施来治理环境?
(4)延安孕育的“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精神动力。“延安精神”的本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未来延安的建设中应 BB。
①拆除所有窑洞,建设更大城市
②保护革命文化景观,传承“延安精神”
③依托红色遗迹,开发旅游项目
④突出经济发展,弱化环境保护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5)延安市利用地形条件在山区发展林果业,有哪些积极意义?(从生态意义和经济意义两方面思考)
【答案】黄土高原地区;秦岭;水土流失;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水集中、乱砍乱伐、破坏植被、过度樵采、毁林开荒等;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8 8:0:9组卷:14引用:2难度:0.4
相似题
-
1.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是( )
发布:2024/12/26 13:30:2组卷:57引用:2难度:0.7 -
2.读我国某区域略图(图1)和延安气候资料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甲是
(2)描述延安的冬季气候特征。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原因是
(4)水稻喜高温、需水量大,单位面积产量高。为提高粮食产量,有人建议在延安农村大规模修梯田种植水稻,专家表示反对。请你说明反对的理由。发布:2024/12/26 10:30:2组卷:114引用:6难度:0.1 -
3.读黄土高原略图(如图),回答相关问题.
(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
(2)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是
(3)为实现该地区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国家采取的治理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4)为适应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该地区形成的传统民居是发布:2024/12/26 10:0:1组卷:21引用:2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