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道德与法治课上展示了几则相关材料,并设置了下列问题,请你参与完成。
【举案说法】
中学生张某原本热爱学习、乖巧懂事,自从认识了一些社会青年后,就以校园“小霸王”自居,随意旷课、欺负同学,受到了学校处分;后来还因多次赌博,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成年后他仍不悔改,竟多次持刀抢劫,造成路人重伤,最终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一万元。
(1)请结合材料一,分析张某最终被法院判刑的原因。
【明晰道理】
中国司法大数据显示,全国法院新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被告人以初中生为主,是犯罪预防的主体人群。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重点领域是犯盗窃罪、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厌学→逃学→流浪社会→劣迹行为→违法犯罪”,是大多数未成年人走向犯罪道路的基本轨迹。
(2)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模拟现场】
八年级的李明放学后,在学校不远处的胡同内,发现两名不良社会青年正在敲诈、勒索一名学生的钱财。面对非法侵害,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自救方法?同学们准备编一个自救手册在校园里传阅。
(3)请你至少列出两条自救方法与大家分享。请说明理由。
【答案】(1)①张某的行为是犯罪行为。②张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2)①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3)不要激怒歹徒,尽量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虚张声势,与歹徒巧周旋,争取他人的帮助;记住歹徒的体貌特征和去向,及时报警等。
(2)①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3)不要激怒歹徒,尽量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虚张声势,与歹徒巧周旋,争取他人的帮助;记住歹徒的体貌特征和去向,及时报警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8/31 11:0:12组卷:61引用:3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