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近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①
全国多地持续高温
全国多地持续高温
部分地区局地可达40℃或以上。高温天气不仅会导致身体中暑,还容易让人在心理上出现负面症状,②
也就是情绪中暑
也就是情绪中暑
,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
      情绪中暑主要表现为心情烦躁、好发脾气、思维紊乱、对事物缺少兴趣、注意力不集中等,这是因为,气温超过35摄氏度、日照超过12小时,连续高温闷热天气,会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专家建议,我们要合理选择出行时间,③
避免一天中最热的时段外出
避免一天中最热的时段外出
,也不要在封闭的空调房里待太久。尝试听听白噪音,如雨滴淅沥声、风吹树叶的沙沙声,或者粉红噪音,如瀑布声、小雨声,都能让人安心,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另外要注意随时补水,每隔20分钟左右补充适量水分,水温不宜过高,尽量少喝凉水或冰镇饮料。大量出汗时,要额外补充盐分和矿物质,也可适当饮用运动饮料。在某些情况下,有人会出现胸闷、心慌等“假心病”。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遵医嘱对症排查。
(1)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A

A.人生不会一帆风顺,我们要勇于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坎坷。
B.我们青年学生,应当珍惜光阴,努力学习,为美好未来奠基
C.我们俩是发小,很是默契,常常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的心思。
D.我们举办的这次“乡土的呼唤”主题读书会,参与的人员非常广泛。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考点】词义情境补写
【答案】全国多地持续高温;也就是情绪中暑;避免一天中最热的时段外出;A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7/11 8:0:9组卷:15引用:11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简单说,阴历以月亮为参照,先有月,后有年;阳历以太阳为参照,先有年,后有月。 ①         ,用阳历可以看季节的春夏秋冬。早期人类文明大多采用阴历,比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因为月亮比较容易观测,30天左右就能观测一个轮回。不像太阳,②         
          中国古代最初也用阴历。但阴历有一个问题:十二个朔望月是354天,比一个回归年的365天少了11天。这样的话,每过一个阴历年,时间就会提前11天。月份就会越来越提前,和季节对应不上。不过这难不倒聪明的中国古人,他们将朋历和阳历相结合——用朔望月来确定月,也用回归年确定年,二者差的天数通过设置闻月的方式补齐。比如说我们用农历时会出现“闻四月”的情况,就是过完了四月又③         。这个临时加入的闻四月,就是为了凑齐阴历与阳历差的天数。
    (1)下列各句中的“容易”与上面文段中加点的“容易”一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只是用竹木做成的简册容易腐烂,似乎无法在北方的地下长期保存。
    B.秋凉时节运动出汗后若不及时换衣,很容易感冒生病。
    C.这几组形近字容易混淆,请同学们注意其书写。
    D.好不容易才找到水源,干渴了一天的他们高兴地叫喊起来。
    (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发布:2025/1/1 4:0:1组卷:8引用:6难度:0.7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发布:2025/1/8 8:0:1组卷:8引用:2难度:0.9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元稹《咏廿四气诗》中的这两句诗,描绘了霜降时节天空高旷和万物萧瑟的状态。进入霜降之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霜降不是表示“降霜”,①         。就全国平均气温而言,“霜降”节气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
          从二十四节气气候特征看,霜降节气是寒气强于金气的开始。金气是指秋季的凉气,寒气是指冬季的冷气,秋分是金气增长的顶点,之后随着秋之金气的减弱,冬之寒气逐渐增强。霜降之前,金气强于寒气,天气比较凉爽;霜降之后,寒气强于金气,②         。金气与寒气此消彼长的关系,一直持续到立冬之时才告结束。
          霜降期间,白天较热,夜晚气温却很低,逐渐低至零下。此时地气不升,天气不降,天地闭塞则降雨减少,最大的特点就是寒和燥。霜降节气以后早晚温差比较大,水汽明显减少。寒和燥成了这个节气最主要的特点,因此人们最需要的就是做好“外御寒,内清热”,补充水分,防寒降燥。这时也正是晚秋时节,天气渐冷,草木枯黄,万物萧瑟,容易引人忧思,使人意志消沉,因此,③         
    (1)下列句子中的“人”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人”,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助人为乐,自己也会因之而获得快乐。
    B.寒冷又乏食物的冬天,叫人好生难捱。
    C.故地重游,物是人非,谁不感慨唏嘘?
    D.老师提醒学生,不要“人在曹营心在汉”。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发布:2025/1/1 3:0:1组卷:13引用:6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