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苏茅家港地区是典型的季风气候,航道是在坡度只有千分之一的细沙、粉沙质潮滩上开挖而成。通常每年3月份疏通航道,但是在强风作月下,航道回淤迅速,甚至一次风浪潮滩上的泥沙即可将航道淤平,这严重影响当地的渔民出海,造成经济损失。经专家研究,潮滩上的泥沙运移方式主要有悬移(悬浮式移动)、跃移(跳跃式移动),航道内堆积的主要是以跃移方式运动的较大粒径泥沙。根据专家建议,当地政府于1991年11月—1992年6月建成双突堤防护工程,突堤明显制约了航道周围泥沙的运动方向,航道内泥沙堆积减少,较好的保持了航道畅通。如图为茅家港地区示意图。

(1)分析茅家港地区潮滩上的泥沙易发生运移的原因。
(2)建坝前茅家港航道内沉积的主要是较大粒径的泥沙,请分析其原因。
(3)从堤坝形态的角度,说明茅家港环抱式双突堤航道防护工程是如何缓解航道淤积的。
【答案】(1)潮滩平坦宽阔、坡度小,海拔低,(涨潮时海水浅)泥沙易受风浪影响;潮滩由细沙、粉沙组成,易被潮流、风浪搬运;季风或台风风力强劲时,风浪大,泥沙易运移;雨季易被雨水侵蚀、搬运。
(2)粒径较大泥沙发生跃移,到达航道时,由于航道处水深大(海拔低),泥沙落进航道内,在航道底部发生堆积。粒径较小的泥沙易发生悬移,到达航道时,不易堆积,会随风浪、潮水继续运移。
(3)(茅家港环抱式双突堤修建前,潮流受季风影响,易呈西北一东南流动,潮水携带泥沙垂直于航道运移,航道易发生堆积。)两堤坝大致呈东西走向(垂直于海岸线),有效的阻挡了西北一东南(平行于海岸线)方向泥沙的运移(有效的阻挡了西北一东南向或者平行于海岸线方向的风浪、潮水);两堤坝的东部(堤头)距离较近(两堤坝口小),减少潮水进入港区携带的泥沙量;增加落潮时的水流速度,冲刷航道,使航道加深;西部(堤根)距离较远(两堤坝肚大),潮滩宽阔,潮滩上的水速慢,进入堤内的泥沙主要沉积在滩面上。
(2)粒径较大泥沙发生跃移,到达航道时,由于航道处水深大(海拔低),泥沙落进航道内,在航道底部发生堆积。粒径较小的泥沙易发生悬移,到达航道时,不易堆积,会随风浪、潮水继续运移。
(3)(茅家港环抱式双突堤修建前,潮流受季风影响,易呈西北一东南流动,潮水携带泥沙垂直于航道运移,航道易发生堆积。)两堤坝大致呈东西走向(垂直于海岸线),有效的阻挡了西北一东南(平行于海岸线)方向泥沙的运移(有效的阻挡了西北一东南向或者平行于海岸线方向的风浪、潮水);两堤坝的东部(堤头)距离较近(两堤坝口小),减少潮水进入港区携带的泥沙量;增加落潮时的水流速度,冲刷航道,使航道加深;西部(堤根)距离较远(两堤坝肚大),潮滩宽阔,潮滩上的水速慢,进入堤内的泥沙主要沉积在滩面上。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9引用:1难度:0.4
相似题
-
1.读甲、乙两地岩层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G地层中形成最早和最晚的分别是哪一层?分别形成于什么地质年代?
(2)A~G层和W~Z层中可能形成于同一地质年代的地层有哪些?并说明判断理由。
(3)推测乙地与甲地比,有些沉积地层缺失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发布:2024/12/31 19:0:1组卷:0引用:2难度:0.6 -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图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
(1)指出玄武岩台地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
(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
(3)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尖顶山分布的原因。发布:2024/12/31 19:0:1组卷:314引用:12难度:0.6 -
3.如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和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地形是
(2)乙地和丁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3)丙处地貌的名称是
(4)图中水循环的类型是发布:2024/12/31 18:30:1组卷:1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