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鱼”“引鸭入田”都是一种较好的农业生态模式,实验小组分别在养鱼稻田和未养鱼稻田对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水稻的螟虫株危害率、水稻的枯纹病株发病率进行了测定并统计,实验数据如图。分析以上实验信息并回答:
(1)请写出一条食物链,解释养鱼稻田的螟虫株危害率降低的原因 水稻→水稻螟虫→鱼;水稻田中养的鱼会捕食水稻螟虫等害虫,从而降低了水稻的螟虫株危害率水稻→水稻螟虫→鱼;水稻田中养的鱼会捕食水稻螟虫等害虫,从而降低了水稻的螟虫株危害率。
(2)请说说养鱼稻田中水中溶解氧含量比未养鱼稻田增加后有何好处?水中溶解氧含量高,能促进水稻的呼吸作用,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水中溶解氧含量高,能促进水稻的呼吸作用,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
(3)引鸭入田,利用鸭对昆虫、杂草的防治,减少了化学药物的使用,节约了生产成本,减轻了环境污染;鸭产生的粪便,富含有机物,经土壤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后又被生产者利用,由此可见,鸭还能促进稻田生态系统的 物质循环物质循环。
【答案】水稻→水稻螟虫→鱼;水稻田中养的鱼会捕食水稻螟虫等害虫,从而降低了水稻的螟虫株危害率;水中溶解氧含量高,能促进水稻的呼吸作用,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物质循环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7/8 8:0:10组卷:7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18 23:30:5组卷:6引用:1难度:0.5 -
2.2020年,东非爆发近25年来最严重蝗灾,联合国估计这场蝗灾可能会引发东非国家面临粮食问题。蝗虫的防治主要有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比如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2000只鸭子就能把4000亩土地里的蝗虫吃光。保护农田青蛙也能有效的防治蝗害发生。化学防治可以研制出一种只针对蝗虫的药物。但是新杀虫剂可能会使蝗虫产生抗药性,繁殖出抗药性的后代。
(1)根据题中信息,请写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
(2)蝗虫的口器为咀嚼式口器,颜色大多为灰褐色,从生物学的角度看,蝗虫的口器特征是由
(3)利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引入青蛙、鸭子等物种,可以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从而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
(4)大量杀虫剂可能会使蝗虫产生抗药性,根据自然选择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抗药性是蝗虫为适应环境而变异产生的
B.药物对蝗虫起到了定向的选择作用
C.蝗虫经繁殖后,子代抗药性肯定比亲代强
D.蝗虫为了不被杀死,努力使自身的抗药性增强发布:2024/12/20 15:30:1组卷:100引用:2难度:0.5 -
3.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共有
(2)如图未表示出的生态系统生物成分是
(3)太阳能通过
(4)组成生物体的碳、氧等基本化学元素在生物与发布:2024/12/20 11:0:1组卷:19引用:2难度:0.5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