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
三兄弟牵金牛 ①义乌南乡,有一条剡水,剡水里有一头珍贵的金水牛,这头金水牛是从八宝山逃出来的。人们都这样传说着:牵这头金水牛,要用千年陈稻草去招引;然后一个人拿着千年陈稻草在前头叫唤,一个人拿千年棕榈毛搓成的绳子牵着走,再一个人拿千年菩提树在后面赶,才能把金水牛牵到家。不过,最要紧的,还是要大家“一条心”。曾经有不计其数的人去试着牵过这头金水牛,可是都没有牵上来。
②有兄弟三个,也想去牵这头金水牛。一番议论之后,他们想出了办法,除了保证大家同心以外,还照各人的特长分了工:老大喉咙最响亮,他拿千年陈稻草去叫唤金水牛;老二力气最大,他在前面牵金水牛;老三最聪明,他去找千年陈稻草、千年棕榈毛、千年菩提树和赶牛。
③兄弟三个就这样谈好了。第二天,老三就带着干粮,找千年陈稻草、千年棕榈毛和千年菩提树去了。这三样东西,只有金水牛的老家八宝山才有。于是,老三一直向八宝山走去。走了三天三夜,才走到八宝山的山脚;又走了三天三夜,才爬上了八宝山;第三个三天三夜过去了,才找到了千年陈稻草、千年棕榈毛和千年菩提树。
④一切顺利,兄弟三个都很高兴。当天晚上,他们便把千年棕榈毛搓成了一根粗粗的绳子。一切都准备好了,只等天亮啦!
⑤第二天天一亮,兄弟三个就各自拿着东西,走到剡水边。老大一手拿着千年陈稻草,一手向水边招引,嘴里大声叫唤着:“呼哈!呼哈!”河水翻起了波浪。老大又第二遍叫唤着:“呼哈!呼哈!”波浪汹涌得更厉害了。等老大叫过了第三遍,金水牛慢慢地浮上来了:金闪闪的脊背看见了,金闪闪的头也看见了,金闪闪的金水牛慢慢地上岸来了!兄弟三个,眼看着金闪闪的金水牛,心里说不出的开心,哪敢怠慢?老大拿着千年陈稻草,一个劲儿叫唤着在前引路;老二把绳子向牛鼻孔一穿,一个劲儿牵着走;老三跟在后面,拿着千年菩提树,也一个劲儿直赶。三个人一条心,“得得得,得得得”,牛儿赶得很松快,只一下子,就赶出了一程路。
⑥走着走着,老大动了心思。他想:“如果不是我的喉咙响亮,怎能把金水牛唤上岸来?又怎能把它呼回家?老实说,我理所当然得整只金水牛,老二给他一个牛头,老三给他一条牛尾巴,也算不错了!”老二心里也想:“如果不是我力气大,怎能牵得动这头金水牛?又怎能把它牵回家?老实说,老大只配分一个牛头,老三只配分一条牛尾巴,其余都该归我!”老三心里也想:“如果不是靠着我的聪明,怎能找到千年陈稻草、千年棕榈毛和千年菩提树?又怎能把金水牛赶回家?老实说,老大给他一个牛头,老二给他一条牛尾巴,已经算是很客气了。如果不是靠着我的聪明,怎能找到千年陈稻草、千年棕榈毛和千年菩提树?又怎能把金水牛赶回家?老实说,老大给他一个牛头,老二给他一条牛尾巴,已经算是很客气了。”当他们心里这样想着的时候,不知不觉中,金水牛就慢慢地重起来了,脚步也愈发慢了。
⑦老大看看离村子不远了,心里一盘算,这个意见还是早点儿说出来的好,要不等会儿到了家,再提起这事,不就太迟了吗?老二、老三也这样盘算。于是兄弟三个只怕自己吃亏,都抢着把自己的意见说了出来。
⑧大家正吵作一团,突然“嗤”的一声,那条看不见的“一条心”的绳子断了!“哞哈哈”,金水牛一个打虎跳,竟然跑掉了,跑回老家八宝山去了。从此,人们虽然还用叹息的口气传说着金水牛的故事,可是水里却再也没有金水牛了。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松快——轻盈轻盈
叫唤——叫喊叫喊
心思——想法想法
盘算——打算打算
(2)读第⑥段,联系上下文猜测老三可能会怎样想?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3)请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不超过60字)
三兄弟商量着要牵剡水里的金水牛,他们同心协力把金水牛牵上了岸,可是路上都有了私心,不再同心,结果金水牛跑了。三兄弟商量着要牵剡水里的金水牛,他们同心协力把金水牛牵上了岸,可是路上都有了私心,不再同心,结果金水牛跑了。
(4)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哪些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
做人不能太自私,要团结起来,同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做好。例如大扫除,大家分好工,都干好自己负责的活,才能彻底搞好卫生。做人不能太自私,要团结起来,同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做好。例如大扫除,大家分好工,都干好自己负责的活,才能彻底搞好卫生。
【答案】如果不是靠着我的聪明,怎能找到千年陈稻草、千年棕榈毛和千年菩提树?又怎能把金水牛赶回家?老实说,老大给他一个牛头,老二给他一条牛尾巴,已经算是很客气了。;轻盈;叫喊;想法;打算;三兄弟商量着要牵剡水里的金水牛,他们同心协力把金水牛牵上了岸,可是路上都有了私心,不再同心,结果金水牛跑了。;做人不能太自私,要团结起来,同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做好。例如大扫除,大家分好工,都干好自己负责的活,才能彻底搞好卫生。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9/22 7:0:8组卷:4引用:1难度:0.3
相似题
-
1.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话故事: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桓景回到家乡,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现了。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所有的人家。
②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③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
(2)概括这个神话故事的主要内容。
(3)重阳节有哪些习俗?
(4)桓景为什么要与瘟魔对战?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发布:2025/3/11 5:30:3组卷:7引用:1难度:0.1 -
2.快乐阅读
(1)写出下面情节出自的民间故事。
①万里寻夫,哭倒长城。
②以纸叠驴,稳渡东海。
③田螺变人,勤做家务。
④惊雷裂墓,化蝶双飞。
(2)民间故事的特点是:内容
(3)我推荐的民间故事是发布:2025/3/6 19:0:2组卷:2引用:1难度:0.7 -
3.下列民间故事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5/3/8 19:30:2组卷:5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