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语文活动课上,“新闻小主播”为同学们播报了一则新闻。请你根据相关内容,完成以下综合性学习任务。
      新华社昆明6月13日电(记者赵珮然)   记者从云南北迁亚洲象群安全防范工作省级指挥部了解到,6月12日17时30分至6月13日18时14头亚洲象持续在玉溪市易门县十街乡小范围回活动。独象离群数日,位于象群东北方向,持续在昆明市晋宁区夕阳彝族乡活动,距离象群约16公里,人象平安。
      监测显示,6月12日19时25分象群从玉溪市易门县十街乡南山西南方向下山进食,6月13日凌晨3时11分左右开始返回南山山顶。截至13日15时,群象在南山山顶附近休息睡觉,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野生亚洲象搜寻监测任务分队5人持续监测。6月23日18时至6月24日18时,北移象群途经了4个村庄,总体继续向南迁移共23公里,玉溪市峨山县富良棚乡附近林地内克食活动。独象位于象群东偏北方向,距离象群35.8公里,持续在昆明市晋宁区双河乡附近的林地内活动。15头象均在监测范围内,人象平安。
      省级指挥部组织专家研判象群迁移路线,指导现场指挥部科学使用引导方式、认真落实助迁措施,确保人象安全。易门县、晋宁区、安宁市现场指挥部共投入应急处置人员及警力319人,出动渣土车439辆、工程车47辆、应急车辆181辆、无人机18架,疏散群众916户3548人,投喂象食1吨,补充亚洲象食源供给。
(有删改)(1)请给上面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6字。
(2)请你从新闻中筛选信息,把云南亚洲象群迁移的时间轴补充完整。
①6月12日19时25分
②6月13日凌晨3时11分
③6月13日15时
④6月23日18时至6月24日18时
群象开始返回南山山顶
群象在山顶休息睡觉

(3)根据你的理解,结合新闻和下面的材料,谈谈你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
材料:象群一路迁徙,公众的担心也在增加:大象能适应吗?会不会与人冲突呢?但接下来的一幕幕,让人们的心放下了——在高粱地村,听说大象快到村里了,村民唐正芳担心大象吃不饱,主动联系乡政府捐出自家种植的玉米投喂大象。在玉溪,对于被象群吃掉的庄稼,村民表示:“大象贪吃点儿没事儿,它想吃就吃。我们的庄稼被吃掉了明年可以长,大象如果饿坏了就没有了。”……

【考点】综合性学习
【答案】②;③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7 14:0:0组卷:11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学校组织开展一次“低碳生活、绿色环保”主题宣传活动,你和同学们参与其中。
    (1)上网浏览相关资料时,你看到了如下材料:
          工厂粗大的水管,排出带泡沫的废水;轮船上的人们谈笑风生,食品包装顺着指尖很自然地滑入水中;公园里散步的人们经过池塘边,总有一口痰、几块土落进水里;夏天,孩子们拿着水枪,奔跑着,追逐着,闹得浑身是水……水在哭泣。水,很渴。
          读完以上材料,请你撰写宣传标语。
    (2)下面是小组成员写的采访提纲,请你从“提问技巧”的角度对采访问题做出评析。
    采访提纲
    采访对象 王浩:我国水文水资源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采访目的 了解中国的地下水污染情况
    采访方式 访谈、录像拍摄
    采访问题 问题1:王老师,您是研究地下水的权威专家,您能介绍一下我国地下水的现状吗?
    问题2:王老师,您刚才提到地下水正遭受着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地下水受污染后硬度过高,那水中的鱼、虾之类的您会吃吗?

    发布:2024/12/30 12:30:6组卷:22引用:1难度:0.8
  • 2.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2021年12月2日是第十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公安部、中央网信办、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司法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共青团中央等八部门近日联合下发通知,部署各地以“知危险会避险、安全文明出行”为主题,共同组织开展第十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材料二 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中小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亲子安全行“主题宣教活动,增强中小学生及其监护人交通安全意识。
          材料三 第十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图标。(见图)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内容。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请为你的班级的“小手拉大手,亲子安全行”主题班会设计一个活动。请写出活动名称。
    (3)仔细观察材料三图标,按照一定顺序介绍图标内容。

    发布:2025/1/2 23:0:3组卷:4引用:2难度:0.5
  • 3.综合性学习。
          在央视播出的首期《中国诗词大会》上,来自四川的无臂小伙彭超过五关斩六将,成为首位播主。彭超幼年失去双臂,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学会了用脚穿衣、写字、上网等。自初中起,彭超就开始喜欢读古诗词,不如意时读读诗,用写逆境的诗篇来鼓励自己。彭超最喜欢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句诗格外豪迈,这种豪迈能带给人力量”。彭超表示,未来的人生,需要“诗意的生活”,要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1)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自强不息?
    (2)假如你在演讲稿中要运用上面的材料,那么这则材料不能证明的观点是
     

    A.不可一曝十寒
    B.不可见利而进
    C.须坚忍刚毅
    D.须不屈不挠

    发布:2025/1/2 1:30:3组卷:9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