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20年7月18日至19日,一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在北京举办。研讨会反映出,近年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国各地结出累累硕果,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材料二:2020年8月15日,是“两山论”提出15周年,“两山论”丰富发展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全国上下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就一定能创造更多生态治理的绿色奇迹,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正在进行中,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通过校园宣传栏显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结出累累硕果,你准备展示哪些内容?(至少两个方面)
(2)结合活动主题,请你给同学们宣讲我国为什么要创造更多的绿色奇迹。
(3)为了更好的将本次活动主题落实落细,请你向同学们发出倡议。(至少两个方面)
【答案】(1)①城市绿化逐渐增加;②空气质量持续向好;③垃圾分类逐步实施;④雾霾天气大量减少;⑤街道干净整洁;⑥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等等。
(2)①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②生态建设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人与自然能否和谐共处;③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与环境形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④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需要;⑤是完善山水治理体系,保障水安全的需要;⑥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⑦是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需要;等等。
(3)①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物品;②注意节水、节电、节约用纸;③出门尽量乘坐公交车或步行;④垃圾分类处理;⑤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⑥不燃放烟花爆竹;⑦外出吃饭适量点餐,剩余饭菜打包带回;⑧积极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等等。
(2)①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②生态建设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人与自然能否和谐共处;③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与环境形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④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需要;⑤是完善山水治理体系,保障水安全的需要;⑥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⑦是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需要;等等。
(3)①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物品;②注意节水、节电、节约用纸;③出门尽量乘坐公交车或步行;④垃圾分类处理;⑤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⑥不燃放烟花爆竹;⑦外出吃饭适量点餐,剩余饭菜打包带回;⑧积极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等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13 5:0:1组卷:5引用:2难度:0.4
相似题
-
1.打开电视却不看,无意间,你已造成了电力浪费;去市场购物,明知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仍然习惯性接受;明知纸张应该双面使用,但还是习惯性地丢弃没有用完的作业本……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环保节能需要注重生活细节
②环保节能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
③摒弃不良习惯,只能依靠法制建设
④环保节能重在践行发布:2024/12/28 3:30:1组卷:133引用:23难度:0.9 -
2.我们可以畅想一下:“到了2060年实现碳中和之后,我们的后辈会住在屋顶或墙壁能吸收太阳能发电的建筑里;所有的燃油车已经不见踪影,无人驾驶电动车大行其道;绿色将成为主色调,空气里都是清新的树木的味道……”将想象变成现实,我们应该( )
①保护生态加快使用煤炭资源
②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③加速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峰值
④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布:2024/12/28 1:0:5组卷:22引用:3难度:0.7 -
3.2022年1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创造条件加快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制度,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建设美丽中国。材料体现了( )
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②我国已建成了环境友好型社会
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
④我国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发布:2024/12/28 3:30:1组卷:12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