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19世纪60年代,科学家团队发现,光线可以通过眼睛对哺乳动物的松果体产生刺激,并控制褪黑素的释放。在白天,光线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在晚上,褪黑素分泌并诱导人体进入睡眠状态。褪黑素与光照的关系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完成褪黑素分泌调节的结构基础是
反射弧
反射弧
,在该过程中,效应器为
松果体
松果体
。夜晚,松果体会释放褪黑素并分泌到
体液/血液/内环境
体液/血液/内环境
中参与人体昼夜节律的调节。褪黑素有一定的治疗失眠的作用,但不推荐长期大量使用褪黑素,原因为
褪黑素对褪黑素的分泌具有反馈调节作用,长期大量使用褪黑素易导致人体内分泌紊乱
褪黑素对褪黑素的分泌具有反馈调节作用,长期大量使用褪黑素易导致人体内分泌紊乱

(2)德国是第一个将松果体、褪黑素及生殖机能联系在一起研究的国家。一位德国医生发现一个男孩性早熟,同时发现这个男孩松果体存在肿瘤,松果体的正常组织结构已被破坏;据此,可提出假设:褪黑素对生殖系统发育有抑制作用。欲通过实验验证该假设,请完善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适龄健康雌雄幼兔各若干只,褪黑素,生理盐水,注射器等。
实验思路:
①将适龄的健康雌幼兔随机均分为两组,将适龄的健康雄幼兔也随机均分为两组,编号为A、B、C、D四组。
②实验处理:实验前先对四组幼兔进行
松果体摘除
松果体摘除
处理。
A组:每天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并按时测量性激素含量,观察第二性征发育情况并记录;
B组:每天
注射适量且等量的褪黑素,
注射适量且等量的褪黑素,
,并
按时测量性激素含量
按时测量性激素含量
,观察
第二性征发育情况
第二性征发育情况
并记录;
C组:处理同A组;
D组:处理同B组。
预测实验结果:
B组D组性激素含量相较A组C组偏低且性成熟较晚
B组D组性激素含量相较A组C组偏低且性成熟较晚

【答案】反射弧;松果体;体液/血液/内环境;褪黑素对褪黑素的分泌具有反馈调节作用,长期大量使用褪黑素易导致人体内分泌紊乱;松果体摘除;注射适量且等量的褪黑素,;按时测量性激素含量;第二性征发育情况;B组D组性激素含量相较A组C组偏低且性成熟较晚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8 5:0:1组卷:6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研究及实验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17 21:30:1组卷:37引用:2难度:0.6
  • 2.1902年,英国科学家斯他林和贝利斯大胆地作出假设,最终发现了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如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1:0:6组卷:19引用:7难度:0.7
  • 3.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5:30:3组卷:3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