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老子•第六十七章》:“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器长。”老子秉承“不敢为天下先”等道家思想,为我国2000多年来的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提出“敢为天下先”的口号,积极投身于推翻腐朽的清王朝的事业,这一口号激发了无数爱国志士为国家民族而前赴后继的斗志,在清王朝灰飞烟灭后,中华民国诞生了。
你如何看待“不敢为天下先”与“敢为天下先”?请联系社会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考点】材料作文.
【答案】当今时代,要敢为天下先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虽然这古训倍受推崇,但实际不过是一张“护身符”,“不敢为天下先”,就是不敢勇挑大梁,不敢锐意创新。我以为,在这腾飞的新时代,人人要敢为天下先。
辩证唯物主义深刻阐明:认识一个事物,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要经过多次反复,正因为认识需要一个反复过程,我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就不可能一次正确,错误是难免的。我们不能因此而谨小慎微,抱残守缺,而要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勇于创新,锐意进取。正如毛泽东所说:“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科学告诉我们: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中国历史上,敢为天下先者比比皆是。神农氏冒生命危险,尝遍百草,创亘古未有之事,使后世子孙享福延寿;苏轼不拘于前人,创立了遒劲的“豪放派”词风,使宋词大放异彩;欧阳修曾效仿白居易的散文,又有创见,终独成一家,相反,他的诗虽有白诗的韵味,却少自己的风格,只能“泯然众人矣。”可见,“新”赋予一切事物以生命力;只有创新,才能顺应时代,顺应规律。
虽然我们提倡创新,但为什么“不敢为天下先”却觅到了很多知音?老子之“宝”说得明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是的,“先”“险”相倚,敢“先”就要冒“险”。不是吗?商鞅车裂身死、王安石罢官归隐、六君子戊戌喋血。但是,君不见李悝相魏变法泽被后世,秦孝公改革功彪青史,他们都是敢“先”的勇士,不管改革成功与否,那勇于创新的精神始终为人民所乐道。“先”中有“险”,但“险”中孕育着成功的胚胎;“后”中有“安”,但“安”中笼罩着失败的阴影。
今天,改革大业首战告捷,创新、改革势在必行,这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失误是难免的,但我们不能消沉、畏缩,要有勇“为天下先”的胆略,要有开天辟地的“红船精神”,做前人未做过的事,创前人未开创的大业,于无路处辟新路,于绝境中寻坦途。时移世易,人间沧桑,但创新大势锐不可挡,还是扔掉父辈的拐杖吧,去自己创出新路,去摄取无畏开拓的胆魄!可贵!安徽凤阳农民率先实行生产承包制,他们把希望和生命,用粗大的手指,按在合同书上。是他们,为农村经济的复苏描绘了蓝图,可喜!北京大学生赵秸,选择了被人鄙夷的家庭服务行业,率先和旧观念彻底决裂。可贺!女总经理张静,50元起家建起了英利时装公司,以她的行动,显示了新的观念:女人啊,你的名字不是怯懦!
是的,创新精神是社会变革的一种动力。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是青年人的本质。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没有今天的佳肴;没有无畏的开拓者,人类就无法生存。我们赞美“第一”,就是赞美创新者的勇气,开拓,前进,是我们时代的最强音!为什么不能标新立异?为什么不能大胆置疑?为什么一切都要合于“正统”,恪守先祖列宗的“遗训”?为什么要做墨守成规,唯命是从的“孝子”?扔掉吧!两千年的封建传统已经过时,去突破框框,去为天下先,去做改革浪尖上的弄潮儿!长江后浪推前浪,这就是我们的雄心;青出于蓝胜于蓝,这就是我们的豪情。
时代需要我们——勇于开拓的年青人,我们更需要敢为天广先的气概,更需要领略先辈们创新的业绩!只有开拓,只有创造,只有敢为天下先,我们才能前不负古人,后无愧来者!
辩证唯物主义深刻阐明:认识一个事物,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要经过多次反复,正因为认识需要一个反复过程,我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就不可能一次正确,错误是难免的。我们不能因此而谨小慎微,抱残守缺,而要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勇于创新,锐意进取。正如毛泽东所说:“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科学告诉我们: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中国历史上,敢为天下先者比比皆是。神农氏冒生命危险,尝遍百草,创亘古未有之事,使后世子孙享福延寿;苏轼不拘于前人,创立了遒劲的“豪放派”词风,使宋词大放异彩;欧阳修曾效仿白居易的散文,又有创见,终独成一家,相反,他的诗虽有白诗的韵味,却少自己的风格,只能“泯然众人矣。”可见,“新”赋予一切事物以生命力;只有创新,才能顺应时代,顺应规律。
虽然我们提倡创新,但为什么“不敢为天下先”却觅到了很多知音?老子之“宝”说得明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是的,“先”“险”相倚,敢“先”就要冒“险”。不是吗?商鞅车裂身死、王安石罢官归隐、六君子戊戌喋血。但是,君不见李悝相魏变法泽被后世,秦孝公改革功彪青史,他们都是敢“先”的勇士,不管改革成功与否,那勇于创新的精神始终为人民所乐道。“先”中有“险”,但“险”中孕育着成功的胚胎;“后”中有“安”,但“安”中笼罩着失败的阴影。
今天,改革大业首战告捷,创新、改革势在必行,这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失误是难免的,但我们不能消沉、畏缩,要有勇“为天下先”的胆略,要有开天辟地的“红船精神”,做前人未做过的事,创前人未开创的大业,于无路处辟新路,于绝境中寻坦途。时移世易,人间沧桑,但创新大势锐不可挡,还是扔掉父辈的拐杖吧,去自己创出新路,去摄取无畏开拓的胆魄!可贵!安徽凤阳农民率先实行生产承包制,他们把希望和生命,用粗大的手指,按在合同书上。是他们,为农村经济的复苏描绘了蓝图,可喜!北京大学生赵秸,选择了被人鄙夷的家庭服务行业,率先和旧观念彻底决裂。可贺!女总经理张静,50元起家建起了英利时装公司,以她的行动,显示了新的观念:女人啊,你的名字不是怯懦!
是的,创新精神是社会变革的一种动力。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是青年人的本质。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没有今天的佳肴;没有无畏的开拓者,人类就无法生存。我们赞美“第一”,就是赞美创新者的勇气,开拓,前进,是我们时代的最强音!为什么不能标新立异?为什么不能大胆置疑?为什么一切都要合于“正统”,恪守先祖列宗的“遗训”?为什么要做墨守成规,唯命是从的“孝子”?扔掉吧!两千年的封建传统已经过时,去突破框框,去为天下先,去做改革浪尖上的弄潮儿!长江后浪推前浪,这就是我们的雄心;青出于蓝胜于蓝,这就是我们的豪情。
时代需要我们——勇于开拓的年青人,我们更需要敢为天广先的气概,更需要领略先辈们创新的业绩!只有开拓,只有创造,只有敢为天下先,我们才能前不负古人,后无愧来者!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3 8:0:8组卷:0引用:0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发布:2025/1/1 4:30:2组卷:41引用:10难度:0.1 -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新”是“薪”的本字,本义是指用斧子砍伐木材。(《说文解字》:“取木也。”)
后借用为“新旧”的“新”,可表示“刚出现的”“性质上改变得更好的”“使变成新的”等意思。
材料二:
放眼2022,壬寅要赢,不负青春。……大局新开展新颜……花开潮起,春风十里,无一是你,无一不是你。
——《湖北新闻》2022新年献词 于你,于我,于家,于国,新的百年征程已经开始,星光将再次照亮赶路人的去途。2022年,继续出发,你准备好了吗?
——中访网2022年新年献词 2022年的序幕刚刚拉开,站在新年的门前,学校拟进行以“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请你写一篇演讲稿,表达你对新的一年的思考和展望。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发布:2025/1/1 4:30:2组卷:15引用:4难度:0.7 -
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青年人一旦确立了奋斗目标,须执着、专一,不可半途而废,如此,方能终成大业;也有人认为,青年人确立了奋斗目标,也不必做蚕自缚,可因时更换,顺势调整,这样才能不负此生。
对于以上意见,你有怎样的理解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见解与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发布:2025/1/1 4:30:2组卷:9引用:5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