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的分解从胃开始。胃腺能分泌含胃蛋白酶的胃液,胃液呈强酸性,有助于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食物成分进入小肠后,在含胰蛋白酶的胰液等多种消化液的作用下,蛋白质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某生物小组发现,把清蛋白加入琼脂(琼脂是一种凝固剂,加热后为液态,冷却后为“果冻”状固态)中,琼脂会变浑浊;当清蛋白被胰蛋白酶分解后,琼脂就会变得透明。为了研究胰蛋白酶分解蛋白质是否受酸碱性的影响,该生物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加热溶化的琼脂与清蛋白均匀混合,倒入培养皿中。待冷却凝固后,在浑浊的清蛋白琼脂培养基上钻出A、B、C三个大小相同的凹孔。
步骤二:在每个凹孔中加入等量的胰蛋白酶和不同类型的酸碱缓冲剂(缓冲剂用于设置相应的酸碱性环境),如图所示。设置5个相同的培养皿,编号为1~5号。
步骤三:把培养皿放在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24小时后,测量每个凹孔周围透明区的直径,结果如下表。
组别 | 加入的缓冲剂类型 | 凹孔周围透明区的直径(mm) | |||||
1号 | 2号 | 3号 | 4号 | 5号 | 平均值 | ||
A | 酸性缓冲剂 | 2 | 1 | 3 | 2 | 2 | ? |
B | 中性缓冲剂 | 8 | 11 | 6 | 9 | 7 | 8.2 |
C | 碱性缓冲剂 | 22 | 20 | 23 | 24 | 21 | 22 |
(1)该实验的变量是
缓冲剂类型
缓冲剂类型
。该实验的步骤三中,培养皿应放在 37
37
(填“20”或“37”或“50”)℃的恒温箱中,原因是 37℃是酶的最佳催化温度
37℃是酶的最佳催化温度
。(2)上表实验结果中,A组凹孔周围透明区的平均直径为
2
2
mm。实验中要收集5个培养皿的测量结果,并计算平均值的目的是 减小误差
减小误差
。(3)根据上表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胰蛋白酶分解蛋白质受酸碱性的影响
胰蛋白酶分解蛋白质受酸碱性的影响
。(4)为了进一步探究碱性缓冲剂是否也具有分解蛋白质的作用,可以再增加一个凹孔做对照,该凹孔中应加入:
加入等量碱性缓冲剂
加入等量碱性缓冲剂
。【答案】缓冲剂类型;37;37℃是酶的最佳催化温度;2;减小误差;胰蛋白酶分解蛋白质受酸碱性的影响;加入等量碱性缓冲剂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7 8:0:9组卷:191引用:5难度:0.5
相似题
-
1.我国于2015年开始启动马铃薯主食化战略,马铃薯成为小麦、玉米、水稻外的又一主食。请结合图回答相关问题。
(1)马铃薯可以作为主食是因为它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中的大分子,是人体主要的
(2)葡萄糖的分解需要在氧气的参与下进行。吸气时,肺内气压
(3)血液中的氧气与红细胞中的发布:2025/1/6 8:0:1组卷:23引用:2难度:0.5 -
2.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需要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配合,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要通过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皮肤等。人体主要器官的结构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提供的,食物中的淀粉属于糖类。在图1的结构[
中淀粉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
(2)图2为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示意图,肺泡中的氧气经过
(3)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经由血液循环运输到肺泡,随着呼气过程排出体外。呼气时,膈肌处于
(4)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主要以尿液形式排出体外。一位患者肾脏的某个结构出现了病变,尿检结果如下表。患者的肾脏发生病变的结构可能是图3中的[红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无机盐 尿检结果 有 3 0 1.8 1.1 正常指标 无 0 0 1.8 1.1 发布:2025/1/6 8:0:1组卷:11引用:1难度:0.5 -
3.根据所学的营养物质、消化系统、血液循环、尿液形成等知识回答问题:
(1)大米中主要营养成分淀粉储存在水稻种子的
(2)随着主动脉,部分血液流到肾脏,如图:经过[④]
(3)淀粉属于糖类,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此外还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发布:2025/1/6 8:0:1组卷:4引用:1难度:0.5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