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第二章中的《叛徒》一节(节选),完成下面的阅读任务单。
叛徒(节选)ㅤㅤ屋子里很干净,陈设非常简单。土炕上的一顶蚊帐,是唯一的奢侈品。炕边摆着两只铁制的文件箱,一张木制的小方台当作办公的桌子。卫兵向他报告的时候,他正伏在桌子上看电报。
ㅤㅤ……
ㅤㅤ他显然是中国一切人物中最稀罕的一个,他是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他的行动完全和学识及信仰相协调。他是一个学者,却转变为造反者。
ㅤㅤ他是一个世家子弟,祖父是清代高官,父亲是声望卓著的学者,母亲也非常奇特(她读书很多,实际上还欢喜现代文学)。他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文学天才,所以周恩来似乎是注定了要做一个学者。可是,像他同一时代的许多人一样,他在民族意识觉醒的大时代中,对于文学的兴趣转变了。经过了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新文化运动开始萌芽而逐渐成长起来,周恩来也就被卷入了摇撼中国的社会革命运动。
ㅤㅤ他进天津南开中学读书,后来升入南开大学。南开是美国教会主持的学校,他在那里学习英文并受到了“自由的”教育。他是全班的高材生,领到过三年的奖学金。不久,日本向中国提出了“二十一条”,袁世凯企图恢复帝制,全国爆发起义,产生了民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运动,接着是一九二九年的学生运动。周恩来因为是学生领袖,在天津被捕,监禁一年。和他向时被捕入狱的爱国青年很多,其中有一个是天津女子师范的学生,思想激进,她现在是周的妻子和同志。
ㅤㅤ周恩来被释放以后,到法国去读书。他为战后共产主义所影响,在巴黎帮着组织中国共产主义小组,同时在中国的共产党也成立了,所以他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他在巴黎读了两年书,到英国去了几个月,又回到法国,然后在德国读了二年书。一九二四年,他回到中国,已经是一个著名的革命组织者,他马上到广东去赞助孙中山,那时孙中山正在写中国共产党及苏联合作,准备北伐。
ㅤㅤ二十六岁的周恩来,成为广州政治生活中的领导人物,他是著名的黄埔军校的秘书;是加伦将军的亲信(那时加伦将军是黄埔军校的首席顾问,现在他是苏联远东红军的总司令)。黄埔的校长蒋介石虽把周视为眼中钉,但因为他在激进的学生间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不得不委他做军校的政治部主任。
ㅤㅤ……
ㅤㅤ当蒋介石实行“清党”时,名单上的第一个也就是这个有危险性的青年。蒋介石知道,周恩来固然能够给予他以胜利,却也能够使他失败的啊。于是,周恩来就开始了从国民党势力下逃亡的生活,成为第三次革命——擎起了红旗的革命——的领袖……
ㅤㅤ周给我的印象是:具着冷静的、合理的和实际的头脑。最近九年来,国民党的宣传以种种污蔑中伤加于中国共产党,把他们形容为“无知的强盗”“匪徒”等等,可是,周的温文的谈吐,却和国民党的宣传完全不同。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胡愈之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纪实类文学作品阅读任务单
阅读方法 | 阅读任务 |
(1)梳理书中事实的原因结果,发展脉络。 | ①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周恩来有哪几次“反叛”的经历。 |
(2)找到作者在文字中传达的言外之意。 | ②选文第一段传达出作者怎样的“言外之意”? |
(3)从书中获得人生启迪,指导自己的成长之路。 | ③写周恩来的章节题目译者翻译为“叛徒”,请结合书中内容,谈谈你对这个“叛徒”含义的理解。 |
【答案】(1)第一次:在民族觉醒的大时代中,周恩来没有走上做学者的道路,投身社会革命运动。第二次:一九二九年的学生运动,周恩来作为学生领袖,参加了民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运动。第三次:当蒋介石实行“清党”时,周恩来就开始了从国民党势力下逃亡的生活。
(2)第一段写出周恩来住所的陈设简单,表现出周恩来生活简补和专注于工作的特点。
(3)示例:毛泽东是一个“叛徒”。他在与父亲的反抗中,体会到斗争的甜头,一步一步走上革命道路,成为带领中国广大劳苦大众翻身得解放的领袖。
(2)第一段写出周恩来住所的陈设简单,表现出周恩来生活简补和专注于工作的特点。
(3)示例:毛泽东是一个“叛徒”。他在与父亲的反抗中,体会到斗争的甜头,一步一步走上革命道路,成为带领中国广大劳苦大众翻身得解放的领袖。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7 14:0:0组卷:10引用:1难度:0.8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A)红军告诉我,除了在川西的经验以外,他们到处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他们大军未到,名声早就已经传到,常常有被压迫农民派代表团来要求他们绕道到他们乡里去“解放”他们。当然,他们对红军的政纲是很少有什么概念的,他们只知道这是一支“穷人的军队”。这就够了。毛泽东笑着告诉我有一个这样的代表团来欢迎“苏维埃先生”!但是这些人并不比福建军阀卢兴邦更无知,后者曾在他统辖的境内出了一张告示,悬赏“缉拿苏维埃,死活不论”。
(B)必须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桥占领。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但是别的人越来越爬近到桥中央,桥上的木板对这些敢死队起了一点保护作用,敌人的大部分子弹都迸了开去,或者落在对岸的悬崖上。
(1)以上文字选自
(2)根据两段选文内容简要概括“红军”的特点。发布:2024/12/27 2:0:1组卷:24引用:4难度:0.6 -
2.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相关内容的叙述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7 2:0:1组卷:22引用:2难度:0.7 -
3.某班举行“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其中,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请根据阅读积累,将阅读记录卡补充完整。
阅读记录卡 书名:《红星照耀中国》
作者:(1)
国籍:美国
标题解读:作者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发生、发展的原因,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2)书名:《昆虫记》
作者:法布尔
国籍:(3)
作品内容:法布尔根据观察获得第一手材料,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出来,使人们得以了解昆虫的真实生活情景。如(4)发布:2024/12/27 2:30:1组卷:27引用:4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