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以案说法 明理智行】
在法治课堂上,老师带领学生开展了以下几个环节的教学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分析案例
小周是某中学八年级的学生,他无心上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为了买装备,他经常向低年级同学“借钱”,为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不思悔改,多次盗窃他人财物,法院以盗窃罪判处小周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期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40000元。
(1)哪些因素导致小周走上犯罪道路?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怎样预防犯罪?
看数据
2018年至2022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32.7万人,年均上升7.7%;其中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从2018年的4600多人上升至2022年的8700多人,年均上升16.7%。
(3)未成年人犯罪现象日趋严重化,而这些未成年人因不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而滑向了深渊。请你帮助他们了解一下犯罪行为的特征。
辨对错
青少年一方面要避免自己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另一方面也学会正确应对犯罪分子的不法侵害。
(4)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就下面的两种观念,请你辨析。
面对违法犯罪分子还是忍气吞声吧。
忍气吞声我不行。要敢拼敢打。

【答案】(1)缺乏规则意识;法治观念淡薄;道德水平低;自制力差,不能明辨是非,不能抵制不良诱惑等。
(2)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⑤谨慎交友等。
(3)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4)以上两个同学的观点都是片面的。如果遇到违法犯罪分子,既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硬拼,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占优势,心智尚未成熟,面对违法把罪时要善于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17 2:0:2组卷:11引用:1难度:0.2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