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之约如期而至,希望之火生生不息。北京冬奥之旅,见证了一朵雪花的浪漫故事,承载了世界相拥、携手前行的美好未来。
【打动人心的瞬间】
北京冬奥会,中国人的诗意与浪漫得以尽显,打动人心。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从“雨水”开始,一路倒数,最终行至“立春”。在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中,冬奥会缓缓拉开序幕。一年四季,节气流转,古诗词里的“时间美”,晕染成了无数美妙的画面,隽永而智慧。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开幕式上,一滴冰蓝色的水墨从天而降,幻化为黄河之水倾泻而下,这是对中国母亲河的浪漫想象和赞美。黄河之水缓缓冰冻……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破冰而出。
昔我往矣,杨柳侬侬
闭幕式上,舞者手捧发光柳枝,轻盈缓步进入场地中央,无数道绿色的光升起来。人们在绿意中徜徉,缅怀和爱意久久不绝,生生不息。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式浪漫”为何如此打动人心。
【强大的精神力量】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进伟大事业。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广大参与者在冬奥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京冬奥精神对当代中国具有怎样的精神价值。
【宝贵的冬奥遗产】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的影响远不止赛事本身,还留下了物质、文化等宝贵遗产。
冰雪运动蓬勃发展。
从冰雪运动不出山海关,到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达3.46亿,冰雪运动在中国打破地域和季节限制快速推广。校园冰雪运动莲勒发展。
冬奥场馆充分利用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不少场馆向游客开放,这些场馆不仅属于运动员,更属于热爱运动的每一个人。
(3)从上述材料中任选其一,为如何充分利用好冬奥遗产提出合理建议。
【携手同行向未来】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零星花束,没有采用传统鲜切花,而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绒线编结技艺”钩编而成的线线花束,是名副其实永不凋谢的“绒耀之花”。上千来“绒耀之花”由全国多地民间手工艺人和残疾手工艺人,耗时近5万小时完成。
在北京,来自10个城区的1150多名残疾人、一些志愿者和残疾人家属参与制作花束。她们中有坐在轮椅上的脊髓损伤者,为了不耽误时间,她们少吃饭少喝水,减少上厕所;为防止长久不动造成压疮,她们趴在床上编织。虽然加班加点,手上生出老茧,克服比正常人更多障碍,但她们没有怨言,倍感自豪。
在上海,平均年龄60岁以上的“巧手妈妈公益坊”团队钩编4400朵玫瑰。80岁的“巧手妈妈”说,“一想到我们亲手织的花能‘飞’到世界各地去,被外国友人看到这门中国手艺、民间瑰宝,我就觉得自己为艺术的传播、为北京冬奥会作了贡献,感到非常荣幸。”
(4)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说说“绒耀之花”背后的故事给你的启示。
【答案】(1)①冬奥会立足国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融入家国情怀,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架起同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坚定文化自信。②冬奥舞台上“中国式浪漫”作为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的重要载体,有利于将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提升,也有利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世界文化繁荣发展。
(2)①“北京冬奥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②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3)①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冰雪运动的普及;降低参与冰雪运动的价格门槛;创新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宣传;抓住冬奥召开的红利期,引导青年深度参与。②向大众开放,提高场馆的利用率,发展冰雪产业,让冰雪经济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③开发保护资源并重、开发利用新能源、坚持绿色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4)①文化角度:冬奥元素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绒耀之花”编结技艺启示我们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兼收并蓄。中国文化在交流互鉴中走向世界。②劳动角度:残障人士、老年群体同样克服困难加班加点编织“绒耀之花”,在劳动中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创造自己的生命意义。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活出生命的精彩。③生命角度:每个平凡的人都可以表现出认真、勤劳、坚韧,在勇担责任中体现伟大。生命是有韧性的,每个人都可以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④亲社会角度:人人都可以尽己所能的关爱他人与社会,践行亲社会行为。⑤个人品质角度:从残障人身上,我学会了自强,用不懈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中国精神角度:我们生活中小事也是民族精神和中国价值观的体现。⑥环保角度:弃用鲜切花,体现环保理念。
(2)①“北京冬奥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②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3)①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冰雪运动的普及;降低参与冰雪运动的价格门槛;创新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宣传;抓住冬奥召开的红利期,引导青年深度参与。②向大众开放,提高场馆的利用率,发展冰雪产业,让冰雪经济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③开发保护资源并重、开发利用新能源、坚持绿色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4)①文化角度:冬奥元素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绒耀之花”编结技艺启示我们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兼收并蓄。中国文化在交流互鉴中走向世界。②劳动角度:残障人士、老年群体同样克服困难加班加点编织“绒耀之花”,在劳动中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创造自己的生命意义。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活出生命的精彩。③生命角度:每个平凡的人都可以表现出认真、勤劳、坚韧,在勇担责任中体现伟大。生命是有韧性的,每个人都可以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④亲社会角度:人人都可以尽己所能的关爱他人与社会,践行亲社会行为。⑤个人品质角度:从残障人身上,我学会了自强,用不懈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中国精神角度:我们生活中小事也是民族精神和中国价值观的体现。⑥环保角度:弃用鲜切花,体现环保理念。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9 10:0:1组卷:6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令人期盼已久的、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黄浦江两岸盛大上演。有2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古老的中国将以开放的胸怀迎接四海八方宾朋,“上海世博会将是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世博会期间,世界各地、各民族各自独特的文化将共同把世博园装扮成一个百花盛开的大花园。
(1)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什么?
(2)世博会上,我们将把中华民族文明发展成果展现给全世界各地的朋友。作为中华儿女,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哪些?(举三例以上)
(3)参加世博会是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情。在世博园怎样做一个文明的游客?
(4)我们青少年如何做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交往的友好使者?发布:2025/1/29 8:0:1组卷:6引用:1难度:0.5 -
2.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将厚重的东方书法文化底蕴与现代冰雪运动风格融为一体。这一设计( )
①说明设计者的灵感是艺术创作的根源
②将传统与现代文化相融合而富有创意
③说明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④说明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发布:2024/12/28 4:0:1组卷:17引用:4难度:0.6 -
3.九年级李明同学在学习“延续文化血脉”时总结了几条笔记,其中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28 1:30:1组卷:19引用:4难度:0.7